随着北京加大与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一种新的“中国购买中国”的叙事正在形成。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希望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还希望用自己的硬件为其提供动力,从而重塑由英伟达公司主导的供应链。

据报道,英伟达公司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芯片,这无疑提供了一个机会。由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北京已告知科技公司停止购买这些芯片。上周,DeepSeek发布了对其旗舰V3模型的升级,以适应。英伟达仍然主导着供应链,其芯片对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复杂工作至关重要。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个机会正在出现,即从预先训练的模型中创建响应,并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人们生成文本和图像的芯片。这些芯片的复杂性较低。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英伟达在中国销售的H20模型“并不特别出色”,可以说。因此,不难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公司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虽然功能较弱,但成本效益更高且更专业化——可以缩小与英伟达的性能差距。问题在于如何实现。

多年来,北京一直试图资助科技进步并培养国家冠军。但过去的实践导致了浪费、债务积累和丑闻。清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破产,该公司是中国最接近三星电子的公司)的倒闭,以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随后的腐败调查,都令人记忆犹新。这些过去的失败,反衬了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更令人感到鼓舞。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四年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是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项试点计划,旨在加速科技初创企业的上市进程。

寒武纪已经成为股市的宠儿,正是因为投资者认识到中国很有可能在推理芯片领域占据市场份额。因此,该公司可以依靠股票销售来资助未来的研发支出。该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项计划,融资5.6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开发。尽管销售额大幅增长,这家年轻的初创公司仍在烧钱。回想起来,通过股市筹集资金比私有化的紫光集团从包括大基金在内的各方国有支持者那里获得的融资要简单得多。人们从未清楚谁是真正的负责人,以及哪个实体最终将承担建设下一代存储芯片工厂的巨额费用。紫光集团破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正在重新思考如何资助下一轮人工智能发展。Gavekal Dragonomics的Tilly Zhang表示,政府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早期、小型、硬科技”,即倾向于投资于从事核心技术的小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寒武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截至6月,40岁的创始人陈天石持有29%的股份,而他曾经担任研究员的中国科学院的附属机构持有16%的股份。与此同时,不那么繁荣的地区正被劝阻不要过度投资硬科技。上个月,习近平告诫地方政府不要过度投资人工智能。这些都是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最重要的是,应鼓励年轻的初创企业尽快上市。当投资者寻找自己的英伟达版本时,他们自然会为政府进行尽职调查。他们将发现并培养真正的国家冠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并对寒武纪的成功表示赞赏,认为中国有希望在该领域占据市场份额。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政府对科技初创企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对过去失败经验的反思,这些都表明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Gets Closer to Finding Its Own Nvidia
新闻日期:2025-08-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