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中俄两国一直是竞争对手,但如今已形成事实上的联盟,即便尚未达到两国元首在2022年2月乌克兰冲突前几周所设定的高标准。过去十年中,世界最强大的两个专制国家——它们的目标都是至少推翻部分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建立的联系,因这场冲突而得到加强,尽管中国对俄罗斯入侵的失败和过度行为感到不安。这引起了从华盛顿到东京的民主国家领导人的日益关注。

两国关系的缓和,源于对华盛顿共同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在美国2003年领导入侵伊拉克后加深,并在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两国都认为,经济崩溃将削弱全球对美国经济和政治模式的信心。直到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引发制裁以及俄罗斯与更广泛的西方世界彻底决裂,两国才谨慎地加强联系。这迫使莫斯科转向新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其能源出口的新市场。快速增长的中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成为俄罗斯大宗商品和武器的巨大买家。

两国对美国在它们认为属于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联盟抱有深刻的敌意。对俄罗斯来说,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的扩张;对中国来说,是华盛顿在印太地区的双边防御条约网络。尽管尚未达成正式的、基于条约的联盟,但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因普京和习近平之间的牢固个人关系而得到加强。作为苏联体制的产物,他们都表现出在国内压制异议、恢复国家伟大,结束他们认为美国和欧洲对他们的羞辱的决心。他们至少会面了40次,在天津一起包饺子,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起做煎饼。2019年,习近平称普京为他“最好的朋友”。普京在2024年5月第五次总统就职典礼后几天访问中国,作为对习近平2023年3月访俄的回应,那是他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第三个任期的首次出访。

在北京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两国领导人宣布俄中关系“正经历其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2023年的联合声明中,他们阐述了对西方民主理念的共同蔑视,对民主的定义没有提及选举、独立法院或自由媒体。他们说,由每个国家自己决定它是否是民主国家。2025年5月,习近平对莫斯科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他出席了在红场举行的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并在莫斯科举行了新的双边会谈。中国军队参加了阅兵式,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一份关于全球稳定的联合声明,警告说“战略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挑战,核冲突的风险增加了”。

在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于中国港口城市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普京和习近平强调了他们的友谊,峰会聚集了至少26个国家的领导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多年执政的一个里程碑。在峰会上,两国领导人还与印度总理莫迪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此前,在美国总统对新德里实施二级关税以惩罚其在莫斯科对乌克兰发动战争期间购买俄罗斯石油后,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19世纪中叶,俄罗斯是向中国清朝强加所谓“不平等条约”的欧洲列强之一,清朝不得不割让100万平方公里(386,100平方英里)的领土——面积几乎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总和。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上台后,两国关系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在苏联找到了天然盟友。但毛泽东反对苏联领导人1953年去世后苏联发生的被称为“去斯大林化”的政治变革,并在1961年与莫斯科决裂。1969年,两国为争夺有争议的领土爆发了一场短暂的边境战争,1972年,中国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转向了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执政后,两国关系才开始再次解冻。

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向中国出售了一些最先进的武器技术,包括价值50亿美元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SU-35攻击机。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主要买家之一,并已就优惠价格进行了谈判,因为欧洲削减了进口。在俄罗斯军队吞并克里米亚两个月后,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称该协议具有“历史意义”,将通过一条名为“西伯利亚力量”的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价格低于其欧洲客户获得的价格。自从西方国家因普京全面入侵乌克兰而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北京已成为俄罗斯进口需求的一条生命线,并获得了折扣能源供应作为交换。2025年9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人宣布了一项通过蒙古修建从俄罗斯到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协议,该协议可能会重新定义全球天然气贸易。俄罗斯和中国还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日益协调立场,两国都拥有否决权,并共同对抗美国。中国避免批评入侵,并将冲突归咎于美国和北约。但事实证明,习近平不愿明确支持这场战争。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俄罗斯的八倍,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更多的利益,而全球经济仍然由美国和其他发达民主国家主导。2022年9月,在两国领导人自入侵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后,普京甚至承认中国对此表示“担忧”。

随着战争的持续,西方官员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在冲突中保持中立的立场提出了质疑,指责中国向俄罗斯军队提供经济和其他支持。在2024年的一次峰会上,北约国家领导人指责中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帮凶”。中国表示,它不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并且严格控制可用于军事和民用目的的物资出口。自从特朗普于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已将立场转向试图调解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这促使他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举行会晤时,暂缓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的惩罚措施,即使俄罗斯领导人拒绝了特朗普关于停火的呼吁。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日益增长的合作,导致美国的一些决策者担心美国可能被迫同时打两场战争。一种担忧是,中国可能会趁美国专注于乌克兰战争之际,发动对台湾的攻击。最近,在美国前国务卿访问那里之后,美国也将注意力和资源转向了以色列。美国前参议员表示,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中国和俄罗斯的综合实力超过了美国。日本在其2023年发布的国防报告中对中俄之间越来越多的联合军事演习表示严重关切,称这些演习是明确而故意的挑衅。普京和习近平在北京的会晤中宣布,两国的军队将“深化信任与合作”。

更广泛的担忧是,两国可以集结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的结合,正在壮大其他具有专制倾向的世界领导人的胆量,削弱对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信心,并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在冷战结束后所推行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习近平和普京认为,这些规则只对美国及其盟友有利,它们随意打破这些规则,这种观点在所谓的全球南方国家中获得了支持。西方国家本身的分裂——包括特朗普——也削弱了对民主机构的信心。马克·钱皮恩于2022年撰写了本文的原始版本,现为彭博社的专栏作家。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中俄关系的发展和现状,以及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但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西方国家的担忧。总体而言,作者对中国的描述偏中性,但考虑到文章强调了两国合作对于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意义,以及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可以给出一个偏上的正面评分。

原文地址:Russia-China de facto Alliance: Why Putin and Xi Are So Close
新闻日期:2025-09-0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