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机构限制了曾被指责加剧股市暴跌的“雪球”衍生品一年后,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中国富人再次将资金投入这种高风险产品。

由于利率持续走低,今年年初以来,高净值投资者已经抢购了价值数百亿元人民币的改良版雪球衍生品。据知情人士透露,仅某一家银行就分销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的此类产品。由于信息属于私密性质,该人士要求匿名。

虽然目前发售的最新版本声称风险较低,但据彭博新闻社看到的数据显示,大多数产品仍标榜约20%的年化收益率。市场数据显示,在极少数情况下,某些产品甚至实现了高达71%的年化收益。

大约一年前,监管机构对该产品实施了限制,试图抑制散户投资者的兴趣,原因是尽管股市大幅下跌,但券商仍在宣传创纪录的回报。此次“准雪球”产品的复兴,突显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高回报投资机会的匮乏。中国政府正努力支撑经济增长,利率也随之下降。

相关部门未回复置评请求。招商银行拒绝置评。

雪球产品赋予投资者类似债券的票息,只要其参考的股票指数保持在预定范围内——通常是起始水平的75%至105%之间。如果跌破该范围的下限,就会发生“敲入”,投资者可能面临相当于跌幅的损失。当市场上涨到“敲出”水平时,投资者将获得持有期间的票息,合约终止。

新的准雪球产品经过重新设计,延长了到期日,并减少了敲入观察日,从而降低了损失风险。

提供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Galaxy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刘福臣表示:“雪球产品的风险回报率仍然具有吸引力。” 他认为,尽管近几个月来股票指数已经上涨了很多,但当前的市场状况仍然“非常适合”雪球产品。

上海Suntime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认为,在经历了多年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下跌,以及其他投资产品回报率下降之后,具有高票息的雪球产品已成为“资产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监管机构始终对金融稳定保持高度警惕,去年已将雪球产品的最低投资门槛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1000万元人民币,以排除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并对该业务的未偿规模设定了上限。

也出现了面向不太富裕投资者的类似产品。这些产品被称为“动态票息凭证”,最低投资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它们使用类似的底层结构,并每月支付约1%的票息。极少数情况下,一小部分此类产品可以增加杠杆——通常超过300%——这通常是基于专业投资者的需求。只有在到期日,相关指数低于下限时,才会发生损失。

中金公司(CICC)在4月份估计,雪球产品和动态票息凭证的总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24年初规模的一半,表明不太可能出现像去年那样的市场混乱。中金公司的分析师预计,短期内收益率和规模“可能会迅速上升”。

此后,股市进一步上涨,导致许多雪球产品和动态票息凭证突破了敲出水平。市场数据显示,在一种情况下,与沪深300指数挂钩的产品在4月中旬售出后仅三个月就达到了103%的敲出水平,使投资者在此期间获得了约18%的回报。刘福臣表示,许多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将敲出资金再投资于雪球产品或动态票息凭证。

投资者越来越相信,未来一两年内的任何调整都不会大幅下跌到触及产品的下行缓冲,特别是考虑到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刘福臣补充说:“在这种预期下,投资者会觉得风险相对较低。”他还表示,目前的买家往往比以前更成熟、更有经验。“如果同时还能获得超过10%或20%的票息,你会觉得这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交易。”

尽管如此,延长的到期日——现在很多长达三年——以及持有期间没有敲入,可能会增加作为交易对手的券商所面临的风险。发行人可能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维持激进的定价,如果市场状况发生变化,这会放大潜在损失的风险。如果股市继续小幅上涨,将触发更多的敲出,即使券商遵守监管机构设定的上限,也允许他们保持雪球产品的滚动发行。刘福臣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发行持续进行,一波又一波。”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提到“雪球”衍生品存在风险,监管机构曾对其进行限制,且券商可能面临潜在损失,表明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此外,文章也暗示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需要政府出面支撑。因此,负面情绪得分略高于正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s Rich Return to Risky ‘Snowball’ Derivatives for Yields
新闻日期:2025-09-0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