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晚些时候,一艘名为“伊斯坦布尔桥”的普通集装箱船计划从中国启航,满载货物运往英国和北欧其他目的地。这似乎是全球最繁忙港口之间贸易往来的一个例行案例。
但其中存在一个关键的不同之处。这艘由中国运营的船只并没有像大多数亚欧航线的货轮那样绕行非洲南部,或是冒险穿越苏伊士运河,而是将向北航行,横穿北极,从而将航行时间缩短一半。
这项名为“北极快线”的服务由海杰航运运营,连接中国的三个港口与英国的费利克斯托港以及至少两个欧盟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和汉堡。根据航运新闻网站gCaptain的报道,这趟为期18天的航程将是“同类首个类似季节性班轮服务的航线”,旨在为在年底假期前囤积货物的货主提供便利。
gCaptain的数据显示,“伊斯坦布尔桥”号是今年夏天大约12艘完成北极航行的集装箱船之一。海杰航运在欧洲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如MSC、马士基、达飞海运和赫伯罗特,多年来出于环境和安全考虑,大多避开了冰雪覆盖的北部航道。
这艘船的运力略低于5000个20英尺集装箱,在欧洲整体贸易量中占比很小。但中国通过极地冰道进行的快速航运,表明其决心避开交通瓶颈,寻找更快的方式抵达欧洲客户,同时减少与美国的跨太平洋贸易。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本周发布的报告,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出现下滑后,欧盟在中国整体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再次缓慢上升。最新的例子是:欧盟27国迅速变暖的气候为中国空调制造商带来了福音,帮助他们抵消了因北京与特朗普总统的贸易争端而造成的对美销售损失。
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中国正在向欧盟倾销廉价商品的说法,但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丹尼尔·克拉尔表示,“大规模倾销的威胁并未消除。”
他写道:“将出口转移到像欧盟这样的第三方市场需要更多时间,主要的冲击仍然来自中国出口商在对关税明确之前,不愿投资新的出口市场。”
可以肯定地说,中欧双方政府都对倾销指控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上周对欧盟猪肉进口征收初步关税,进一步加剧了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在欧盟去年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后,又有14个产品类别受到其反倾销关税的影响,且今年这一速度正在加快,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称。
与此同时,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在加强其在欧洲的扩张,开设工厂和展厅。
此外,再加上采购经理人调查等不断改善的商业环境,欧洲从中国的进口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可能会保持健康。克拉尔写道,即使倾销没有在数据中显示出来,它“仍然是一个关键风险”。
他写道:“简而言之,我们预计欧盟工业 nascent 的周期性上升足以维持未来几个月从中国进口的两位数增长。”
就欧盟而言,它正在加紧努力确保市场准入,以弥补在美国机会的减少。目前,欧盟正试图在今年年底前批准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的贸易协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客观描述了中国企业开辟新航线,拓展欧洲市场的努力,肯定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积极角色。同时,也提到中国对欧盟出口份额的回升,以及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取得的进展。
原文地址:Trade War Latest: Shipping Through the Arctic
新闻日期: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