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力发展本土技术的背景下,芯片制造商和云计算企业成为了主要受益者。随着交易员押注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给自足将加速行业增长,寒武纪等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以及生产设备制造商的股价在本季度大幅上涨。乐观情绪也推动了上证科创板50指数(主要由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商构成)上个月创下28%的历史新高。

北京对新兴技术的支持,以及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国产芯片,推动了这一轮上涨。有官员还敦促本地公司避免使用英伟达的H20处理器,理由是安全考虑以及对特朗普政府出口限制的不确定性。不过,投资者也开始质疑这轮上涨的可持续性,因为估值已经膨胀。中国大陆的芯片指数,即科创50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为57倍,高于五年平均水平41倍。

GAM Investment Management驻苏黎世的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与美国脱钩将需要数年时间,但将“创造巨大的投资机会”。他同时表示:“我不会在目前的水平追涨,而是等待机会在更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买入。”

以下是中国芯片热潮的潜在赢家:

连续三个月的上涨已将阿里巴巴的香港股价今年推高了40%,而中芯国际的股价则上涨了一倍以上。Aberdeen Investments的投资经理表示,该行业股价上涨反映了投资者对更多产品将在国内生产的预期。美国决定限制台积电向其主要的中国芯片制造基地自由运送关键设备的授权,也进一步加强了本地制造业的崛起。

寒武纪的股价受益于中国转向替代H20芯片的政策。该股今年已飙升87%,上个月一度成为中国大陆最昂贵的股票。目前,它的远期市盈率超过140倍,并已收到监管机构的问询,因为监管机构担心任何急剧的股票逆转都可能给散户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Roundhill Investments驻纽约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英伟达最终会找到通过转售芯片的方式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它有太多的利益要失去,但暂停H20芯片为本地公司打开了一个近期的窗口。”

尽管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本地企业正受益于市场的关注,尤其是在华为没有公开上市的情况下。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股票基金经理表示,设备供应商是了解芯片制造生态系统的一种途径,因为这些公司往往“不分客户”。

总部位于北京的北方华创和位于上海的中微公司生产一系列芯片制造工具。两家公司的股票在2025年都跑赢了全球同行阿斯麦和应用材料。与此同时,光模块制造商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的股价都出现了三位数的飙升。测试设备公司华峰测量的股价上涨了约60%,超过了日本的爱德万。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表示,服务器和云公司有望受益,因为它们为智能系统提供支持。阿里巴巴是云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从4月份的低点上涨了40%,此前该公司宣布来自中国人工智能热潮的收入激增。有报道称,该公司已经创建了一种能够运行人工智能服务的芯片,这也支撑了该股。字节跳动也可能从对云服务的关注中获利。人工智能服务器提供商包括华为、浪潮信息和中科曙光。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肯定了中国在AI芯片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国产替代政策带来的机会。同时也提到了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例如寒武纪的股价上涨等。

原文地址:China’s AI Chip Boom Fuels Rallies in Cambricon, Alibaba Shares
新闻日期:2025-09-0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