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示,由于贸易紧张、极端天气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其在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面临挑战。碳排放强度是“十四五”规划中设定的关键气候目标之一。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本周的一次讲话中表示,控制排放强度“更具挑战性”。他的讲话内容于周五公布。据悉,他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上述讲话。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使其得以在2024年中期提前实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目标,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总体排放量下降了1%。
中国在2021年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今年年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比2020年降低18%。但CREA在4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包括能源消耗上升在内的多种因素意味着,到2024年底,碳排放强度因子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尽管中国最大的气候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但中国一直将能源和排放强度作为其短期和中期目标的关键指标。中国已向联合国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5%。CREA表示,即使中国今年总体排放量下降1%,要实现该目标,也需要在明年3月到期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一个更为宏伟的目标,即将碳排放强度降低22%。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客观报道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例如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总体排放量的下降。虽然也提到了挑战,但整体基调相对积极,展示了中国为实现气候目标所做的尝试。
原文地址:China Says Trade Tensions, Pandemic Made Emissions Cuts Tough
新闻日期: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