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将全国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7%至10%,但这一策略被认为过于保守,难以使中国走上净零排放的道路,并激发全球气候行动。
尽管中国承诺从排放峰值水平降低排放,并“努力做得更好”,但在此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份承诺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制定涵盖整个经济的政策,以解决二氧化碳以外的污染物。这延续了中国领导人制定相对保守的气候目标,之后又超越这些目标的传统。
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播放的录像讲话中表示:“这些目标代表了中国根据《巴黎协定》的要求所做的最大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既需要中国自身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一个支持性和开放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补充说:“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兑现我们的承诺。”他还概述了中国其他承诺,包括计划将非化石燃料在总能源消耗中的份额提高到30%以上,并将风能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扩大到2020年水平的六倍以上。
尽管分析人士和环保主义者认为中国的承诺谨慎且不足,但他们强调了中国在开发和部署可再生风能和太阳能方面的努力。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表示:“总体目标令环保主义者失望,并且未能达到世界迫切需要的气候领导力。”“然而,好消息是,在一个日益以自身利益驱动的世界中,中国比大多数国家更有能力推动气候行动向前发展。”
绿色和平东亚全球政策顾问姚喆表示,中国经济实际的脱碳进程可能会超过中国纸面上的目标。“看看进入中国能源结构的風能和太阳能的规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脱碳。”
中国最新的承诺使该国摆脱了以往基于排放强度的过程,转而关注排放的绝对量,这与发达经济体一致。习近平没有具体说明计划减排的基准年份,而是将其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联系起来。然而,根据目前的数据和趋势,该阈值可能已在2024年被突破。
分析人士指出,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烟囱工业的放缓以及中国世界领先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开始缓慢削弱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中国的排放量可能会在习近平设定的2030年前提前达峰。习近平含蓄地批评了美国,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美国退出了气候外交,并正在减少旨在加速部署零排放能源的政策。
习近平通过翻译表示,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当一些国家采取与此背道而驰的行动时,国际社会应继续关注正确的方向,保持坚定的信心,坚持不懈地行动,毫不放松地加强力度。”
中国的减排步伐尤其关键;该国的温室气体污染目前约占全球排放量的30%。更快的减排步伐将大大提高世界避免行星变暖最灾难性影响的机会。
习近平此前的承诺要求中国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许多主张更快气候行动的人认为这一目标过于保守。彭博新能源财经在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为了与其他大国保持一致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在2035年之前将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减少至少43%。这将需要比2025年水平更大幅度的减排。尽管最近出现了积极信号,但根据非营利组织Climate Trace的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耗仍在经历空调和化学品生产带来的强劲增长,6月份的排放量略有上升。尽管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在过去两年中都创下了纪录,但去年当局还批准了大量新的燃煤发电产能,并且似乎增加了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在减排方面的承诺和努力,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成就。作者虽然也引用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但总体上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持肯定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Vows to C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7% to 10% by 2035
新闻日期: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