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一名日本十岁男童在中国上学途中遭到刺杀身亡。现场被捕的一名四十四岁男子供认不讳,并已被拘留。此事件立即引起了日本领导人及国际关注,中国政府将其定性为“孤立事件”,并呼吁日本保持冷静,避免将此事政治化。

一些中国人认为,这次惨剧反映了中国国内正在增长的反日情绪,这部分原因可能与官方宣传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对日本的长期负面教育有关。当晚,在男孩逝世后,超过五十名在东京的人士举行悼念仪式,并发表声明称:长时间以来错误的国家主义及反日教育误导了人们对日本的认知,导致无知与误判。他们承诺致力于改变这一局面。

一周后,一群中国年轻活动家开始纪念并追悼这位不幸的男童。据中国传统,亡灵会在去世七天后回到家中探望亲人,并随后离开人间前往天堂。他们在声明中表示: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不希望在一个充满仇恨的土地上成长。

我访谈了许多对日益增长的反对外籍人士情绪感到愤怒的人们,这些人分布于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国内。即便在中国国内表达悲痛也可能被视为异议,他们表示,对于日籍人士的憎恨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观点在国家内部流行。

一些人问自己:如果保持沉默,是否成为仇恨的推手?未来又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呢?

因此,他们在深圳南部男孩就读学校的校门口献上花束,并举行小规模追悼会。部分活动在线进行,另一些则亲临现场。他们用真名签署声明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和帖子,尽管知道这可能导致审查与极右势力的反击。

一些参与的人告诉我,他们曾被中国安全官员审讯数小时并被告知此举是“有组织的反华势力为制造动乱、瓦解社会稳定的故意行动”。他们说,当局只关心幕后策划者及其动机,并不尊重已经逝去的生命。

他们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线媒体中的日本相关负面内容在中国非常普遍。一位前驻中国日本大使向日本报纸反映称,他曾请求中国政府下架虚假信息,但并未得到回应,这些视频多描绘中国的日本人学校为未来的间谍训练基地或虚构剧情中普通中国人暴打日本人。

快手等主要中国短视频平台已处罚超过90个传播有害信息、煽动中日敌对情绪的账号。据前另一短视频网站员工透露,反日本内容之所以受欢迎并极少被官方审查,可能是因为它们能吸引流量所致。

中国的公众持续被告知应当憎恨日本人、美国人、香港民主抗议者、台湾独立支持者以及任何批评中国政府的人士,这是唯一正确的做法。一名在去年接受我采访时的中国民工告诉我,他11岁的儿子在解释中日关系时感到困惑,指责他不是一个好中国人。在他被教育下,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这被认为是最正确答案。

一名长期生活于欧洲的中国女性向我表达担忧,她害怕与父亲讨论该男童事件:“如果听到爸爸说‘活该’,我可能会崩溃。”在极右思潮持续煽动的情况下,这似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六月,在苏州东部的一所学校站台,一名中年男子用刀刺伤了日本母亲及其孩子,并导致校车照管员、一名中国女性身亡。事件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支持攻击的评论,“他们应该受到责罚!”“做得好!”而对那名女照管员则被冠以“叛徒”之名。

对于中国政府对言论的严格控制,东京大学社会学家 Tomoko Ako 表示担忧:“一个政府应当包容各种观点,包括批判性反对暴力言辞。”她同样批评日本社会中泛化的针对中国人演讲存在严重问题。

在《日经新闻》报道了东京烛光追悼会后,一些日本人在中国雅虎上留下了苛刻的评论。“如果你真正悲痛,就应该谴责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一位评论者写道:“否则这只是形式上的表现。”

对于独立思考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困境尤为明显:国内强权体制使他们对抗极端民族主义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螳臂当车”是中国的一个恰当表达;而外界常常对中国及其民众持有怀疑态度。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网络上出现了一封似乎来自男童父亲的文章。文中表示他与身为中国人妻子及儿子共同属于两个国家的认同感。“我们不恨中国,也不会对日本怀有仇恨。”男孩的父亲写道,“我唯一的愿望是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这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分享,几乎成了一场抗议活动。随后文章消失,只有最高级别的政府审查官员才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5
原因:

文章批评了中国政府的民族主义教育和言论管控政策,指责这些政策导致民众仇恨日本情绪高涨,并引发了对日暴力事件。 文章通过一些事例,例如日本男孩被杀后政府的态度、中国公民在社会媒体上的言論以及官方对反日的宣传等,展现出中国部分人群的负面情绪和社会氛围。

原文地址:Killing of Japanese Boy Leaves Chinese Asking: Is This My Country?
新闻日期:2024-10-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