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再起波澜,大豆成为最新的角力点。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本季度尚未从美国农民手中订购一船大豆,这实属罕见,并给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种植户带来了损失。目前,中国正转向南美供应商,而美国农民则面临着仓库爆满和价格低迷的困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及其他政府官员表示,北京正利用大豆作为更广泛贸易谈判的筹码。今年早些时候,两国曾达成一项临时休战协议,降低了关税并放宽了出口管制,但该协议将于11月到期。特朗普指责中国“仅出于谈判原因”而推迟购买。

本季度,北京已转向南美。巴西和阿根廷一直在为中国的动物饲料生产商和榨油厂提供大豆,填补了通常由美国满足的需求。这对农民的影响是巨大的。2024年,美国约占中国大豆进口量的五分之一,价值超过120亿美元,这些销售额占美国大豆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失去这一市场,种植者面临着买家减少和价格下跌的困境。

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眼看着收获季到来,存储仓库却日渐饱和。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化肥、种子和化学品成本的上涨,加上大豆价格的下跌,正在挤压利润。许多种植者选择储存作物,而不是以巨额亏损出售。

这种痛苦波及整个行业。粮仓、加工商以及将大豆运往全国各地的铁路都受到了经济放缓的影响。特朗普政府表示,将在与习近平会晤时将大豆问题置于首位。然而,共和党参议员在9月30日与美国驻华大使会面后感到沮丧,称北京近期无意恢复购买。

特朗普表示,他的政府将利用关税收入为农民提供救济。9月24日,农业部长布鲁克斯·罗林斯承诺“在未来几周内”推出一项新的援助计划,尽管联邦政府的关闭使情况变得复杂。

中国的庞大畜牧业需要大豆来生产动物饲料。但中国的压榨商和农民已经建立了高于平时的库存,政府储备提供了进一步的缓冲。这使得北京有空间等到2026年初才感到从国外购买更多大豆的压力。

然而,中国对巴西和阿根廷的依赖带来了长期风险。由于供应商减少,未来的天气冲击可能会带来高昂的代价,即使北京转向巴西大豆正在提高这个世界顶级种植国的产量。

大豆对中国的粮食系统至关重要。大部分进口被压榨成豆粕,用于猪的动物饲料,猪提供了该国大部分的肉类和其他牲畜。豆油也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生产。

大豆也被加工成生物燃料和工业产品。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北京削减了美国大豆的购买量,这是2018-2019年贸易战的一部分。这种压力帮助推动特朗普政府同意了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承诺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以换取关税减免。特朗普后来指责他的继任者未能充分执行该协议。目前的僵局看起来很相似。中国再次利用大豆作为对抗美国关税和限制的筹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客观描述了中国在大豆贸易中的策略选择,以及对自身粮食安全的考虑,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和应对能力。

原文地址:Why China Is Refusing to Buy US Soybeans
新闻日期:2025-10-0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