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违约房地产开发商正步入重组的最后阶段。由于房地产危机已引发高达1300亿美元的违约,债权人逐渐意识到,在当前形势下,获得更有利的条款已不太可能。

在负债最多的十家中国开发商中,已有八家基本完成或完全结束了海外重组程序。其中一家名为 的公司已获得债权人对其重组方案的多数支持,并计划于周二举行会议,以清除最后的程序性障碍。尽管决策者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但市场情绪依然低迷,中国开发商仍面临诸多挑战。据彭博社统计,迄今为止,已有30家主要美元债务违约的中国建筑商中的8家收到了清算令,其中包括 和 。许多违约公司仍在制定在岸债务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曾经在债务谈判中激烈讨论的债券持有人,现在变得更加沉默。Alvarez & Marsal的董事总经理兼亚洲重组业务主管 表示:“债权人已经意识到情况短期内不会好转,因此他们愿意接受更大的损失。” 大多数大型开发商的债券交易价格约为面值的10%,这表明投资者预计从重组中获得的收益甚微。

2022年,当融创启动重组程序时,债权人曾反对以每股20港元(2.57美元)的转换价格将部分债务转换为股权的提议。2023年2月,他们与首席财务官举行了激烈的全天会议,寻求更有利的条款。几个月后,超过75%的海外债权人同意了以低得多的转换价格达成的协议。然而,在完成首次重组不到两年后,融创再次面临偿付问题,并寻求另一次重组。这一次,该协议的正式完成仅用了大约两个月,而第一次重组则耗时一年多。

这种简化的债务谈判在房地产行业变得越来越普遍。一般来说,一旦基本重组框架完成,一些债券持有人甚至懒得参加关于小事的电话会议。例如, 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谈判其重组方案,并于去年寻求法院批准。当它后来修改了一些条款时,几乎没有遇到债券持有人的反对,并在几个月内完成了交易。

虽然一些债权人愿意接受更苛刻的条款,但另一些债权人则选择放弃债务谈判,寻求立即清算。国资背景的中国南城就是这种情况。该公司错过了主要债券持有人团体设定的几个截止日期,最终提出的重组条款远低于债券持有人寻求的约70-80美分的回收率。在8月份的最后一次清盘聆讯中,香港高等法院法官Linda Chan询问债权人是否可以接受再次延期。但债券持有人的律师坚持要求立即清算。

融创拒绝置评。禹洲和中国南城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德勤中国债务资本市场咨询主管Jason He表示,中国房地产时代已经改变,国际债权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旷日持久的谈判。“要么接受条款,要么按下清算按钮——两者都行。”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违约和重组问题,以及债权人面临的损失。文章强调了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和开发商面临的挑战,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a’s Biggest Builders Hobble Toward End of Restructurings
新闻日期:2025-10-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