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意外上涨,这主要得益于当月假日期间旅游、食品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0.2%,而9月份则下降了0.3%。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测中值为下降0.1%。
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性项目的核心CPI上涨1.2%。服务价格上涨0.2%,而9月份则下降0.3%,国家统计局认为这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上升。尽管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第37个月下降,但工厂出厂价格的通缩也有所缓解,同比下降1.3%,而9月份的降幅为2.5%。
近几个月来,中国面临通缩压力,8月和9月的物价均出现下跌,之后才反弹回通胀区间。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促使消费者推迟购买,增加债务负担,降低利润率,从而可能导致支出疲软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打破这一循环已成为首要政策重点。为此,中国政府发起了一场所谓的“价格战”整治行动,旨在消除从电动汽车到外卖等行业的价格战。但由于政府担心失业风险和经济增长放缓,进展有限。
虽然中国有望实现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但由于物价下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中国的GDP平减指数(最广泛的价格衡量标准)已经连续两年多下降,这是自1993年开始季度数据以来的最长连降纪录。政府已将今年的官方消费者通胀目标下调至2%左右,为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即便如此,2025年大部分时间的物价增长率仍在零左右或为负值。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客观报道了中国CPI意外上涨的事实,肯定了中国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提到了中国政府为应对通缩压力而采取的措施,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原文地址:China Consumer Prices Unexpectedly Rise on Holiday Demand
新闻日期: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