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振经济并减少隐性债务风险,中国财政部长在10月宣布即将启动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努力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这激发了市场对大规模重组隐藏债务的期待,其目标是将大量未公开负债转换为地方政府的官方债务负担,以此降低潜在违约风险、减轻债务偿付压力,并为地方官员提供更多的空间来支持经济增长。
这里提到的“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未在财务报表上列明但实际上存在的借贷,主要通过被称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s)的实体来进行。这些实体是地方政府以筹措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机场和工业园区)的名义向省、市借款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2008年末,中国政府实施了旨在对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后,地方债务模式发生变化。在那之前,地方政府并无官方许可发行债券,因此通过LGFVs进行筹资。不过,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需求减少,并且原本支持大量贷款的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使用权的销售收入因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而缩水,LGFV面临着违约风险。
为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中国政府于2015年修改国家法律,允许省级地方政府正式发行债券。此后开始大规模转换隐性债务与官方地方债之间的关系。到2018年,已完成了约一半的转换工作。但这些措施成效有限。于是,在2019年,中国进一步允许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县一级的地方政府使用官方债券来取代隐藏债务。
2020年末,中国政府引入了一种名为“专项地方债”的新工具,旨在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以偿还隐性债务,并帮助财政困难的省份降低负债。之后,这一举措扩展到如北京、上海和广东这样的经济强省,用于偿还债务。广东省在2021年宣布成功清除了所有隐藏债务。
自此之后,中国的相关措施不断加强。中国财政部部长李兰于10月指出,政府已经安排了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的本地债券来实施换债操作,并设定了1.2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限额供使用。他还表示,计划进一步推出一次性的本地隐性债务互换额度,这可能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政策。
此外,预计中国全国人大将在3月举行会议对政府预算和债务上限进行监督,同时其执行机构——常务委员会将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初召开协调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点明了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体系问题为“三大经济和金融风险”,并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借贷的审查。
这一新债务互换机制有望降低地方政府的利息成本,给予它们更多时间来应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并可能帮助其支付欠公司的款项、减少税收征收力度、缓解对企业处罚的压力。这进而能增强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更广泛的商业环境。“解决债务问题对阻止关键通缩下行螺旋至关重要”,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等在10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并认为这是直接需求刺激同等重要的因素。
总之,中国实施大规模的本地隐性债务重组不仅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一步,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债务管理方面的新策略与调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整体表达了对中国政府应对“隐性债务”问题的积极展望,认为此次计划将有助于降低风险、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 但文章同时也指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 地方官员投资谨慎导致新项目减少。 * 地方政府为了应付债务压力,采取了一些对企业造成压力的措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中国在解决隐性债务问题上仍面临挑战,因此正面情绪得分不是非常高。
原文地址:China Plans Biggest Push in Years to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Cut Hidden Debt
新闻日期: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