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初面临超预期降温。投资出现前所未有的下滑,工业生产增长放缓,消费需求疲软,多重因素叠加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创下历史同期最大降幅。彭博经济研究估计,10月份投资骤降12%,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工业生产方面,上个月同比增长4.9%,为今年以来最小增幅。此前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增幅为5.5%。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历了过去六个月的增长放缓后,进入第四季度时经济态势显得更加疲弱。出口意外收缩加剧了这一局面,如果出口颓势持续,中国经济将更容易受到国内需求下滑的影响。
澳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增长动力在10月份明显消退。”他补充说,政府为应对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影响了投资流动”。
市场对这些令人失望的数据反应平静,人民币和政府债券几乎没有变化。沪深300指数下跌0.7%,此前周四曾上涨1.2%。
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支出几乎没有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
零售额增长2.9%,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为202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城镇失业率略微降至5.1%。
国家统计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国内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声明还表示,有关部门将“积极推动”现有政策的实施,暗示北京方面并不急于出台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
在两国领导人于韩国达成协议之前,上个月中美贸易紧张关系有所加剧。关税的降低为未来几个月内提振两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了可能性。
国内需求在各个领域都出现疲软,投资萎缩加剧了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影响。这也使得中国更难回应贸易伙伴对其过度出口并给当地产业带来压力的指责。
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疲软,信贷需求未能回升,新增贷款和融资增速低于10月份的预期。即使是规模达5000亿元人民币的新公共融资计划,对投资的提振效果也微乎其微。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Michelle Lam表示:“政府的刺激措施未能及时传导至经济领域。”随着这些资金的到位,“我们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看到更好的增长势头。”
尽管较高的基数和较少的工作日是导致10月份经济放缓的原因,但零售额的持续下滑表明有必要加强对家庭的支持。一些经济学家预计,政府将扩大其消费品补贴计划,将某些服务纳入其中。但更可持续的措施,如收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国正在为2026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准备。
在缺乏更广泛的刺激消费举措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以遏制投资下滑。自9月底以来,一项规模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已获批准,旨在鼓励资本支出和补充地方财政,其效果将在未来几周内显现。
然而,在中国央行本周暗示并不担心信贷增长放缓后,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已经消退。
尽管如此,如果与美国的贸易休战改善出口前景,2025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似乎仍然可以实现。目前分析师的普遍预测是今年经济将增长4.9%。
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g表示:“看来即使没有太多干预,2025年的增长目标也将实现。”因此,北京“可能会为明年保留实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消费双降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整体基调偏负面,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担忧。
原文地址:La economía de China se enfría con caída récord en inversión y consumo débil
新闻日期: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