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切断对日本的稀土供应,可能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弹。从警告游客到暂停海鲜进口,中国在惩罚日本首相就台湾冲突与日本安全相关联的言论时,一直遵循着一套惯用的策略。但有一种武器却明显没有使用:稀土。

这并非中国首次利用稀土作为对付日本的手段。早在2010年,一次中日撞船事件引发了北京方面的出口限制,导致东京方面不得不四处寻找替代材料。稀土对于制造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导弹至关重要。

然而,这一次,美国前官员和中国问题分析人士表示,北京方面可能会有所保留。15年前,日本是被单独针对的目标,但最近发生的事件突显了世界对中国的依赖,并表明北京愿意利用其在采矿和加工领域的主导地位来对付全球各国。

此外,韩国总统上个月与中国领导人会谈后声称,他们已经解决了稀土出口限制“面向全球”的问题,这也进一步阻止了中国采取行动。现在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破坏这一说法,并招致美国总统的审视。美国驻日本大使重申了对日本的支持,表示美国支持日本与中国的争端。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表示:“北京方面使用稀土牌将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北京方面可能会疏远其他贸易伙伴,他们会将此举视为确认了开发替代供应来源的迫切需要。这可能会促使他们与美国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尽管中日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紧张,但到目前为止,北京方面的举动似乎旨在造成痛苦,但又不会越界,以免激起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停止了从日本逐步恢复的海鲜进口,并警告游客注意安全。一系列日本艺术家在中国的演出已被突然取消——一家在日本大使馆附近举办的音乐会组织者将周三的音乐会取消归咎于突发的设备故障。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 He Yongqian 周四威胁说,如果日本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将采取进一步行动。尽管日本坚称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但北京方面已要求日本领导人撤回其言论。中国声称对这个自治岛屿拥有主权,并威胁说,如有必要,有朝一日将以武力夺取它。本周早些时候,日本和中国外交官举行了一次会议,但似乎并没有缓和紧张局势,中方对会谈结果表示不满。

任何进一步的升级都可能导致北京阻止更多的日本商品进入其市场,阻止中国游客访问日本,并打击在华日本公司,就像它在大约十年前与韩国的争端中所做的那样——导致韩国汽车在中国的销量立即暴跌,并且一蹶不振。

对于丰田汽车公司等公司来说,当前外交争端带来的影响是一个明显的风险。丰田汽车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在上海新建一家价值 20 亿美元的工厂,以加快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并重新获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其他日本公司,如迅销公司的优衣库服装品牌或连锁便利店,也可能面临报复的风险,就像 2017 年韩国乐天玛特门店遭受的打击一样。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经济主管 Philip Luck 认为,此时采取针对稀土的行动将令人惊讶。他曾在乔·拜登总统的政府中负责贸易政策。Luck 说,中国“已经了解了让自己成为不可靠供应商的代价,尤其是在他们试图加倍努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时候。”

2010 年受到北京方面胁迫的经历促使东京开始建立一条不经过中国的替代供应链。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主任 Sasaki Tadanori 表示,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降至约 60%,尽管最近这一比例已升至 70% 以上。再加上自上次与中国发生争端以来建立的国内储备,这使日本比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拥有更好的缓冲,而且它还在进一步减少对北京的依赖。主要供应商 Lynas Rare Earths Ltd. 最近开始生产重稀土元素,从而增加了其已经供应的轻矿物。

目前,北京方面似乎押注它可以在不采取最严厉措施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即使它采取行动阻止稀土供应,北京方面也可能会避免采取可能加速其他国家建立替代供应链并引发对中国的警惕的举动。获得稀土的过程已经很复杂,中国可能只是选择用文书工作来加重出口商的负担,放慢许可证的发放速度,或引导供应商限制与日本买家的销售安排。康奈尔大学政府学副教授 Allen Carlson 说:“中国越是行使这种影响力,非目标贸易伙伴在考虑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时就越有可能变得警惕。” 他补充说,此举将导致其他国家认为:“如果他们可以对日本这样做,为什么不能对我这样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可能利用稀土作为地缘政治工具,对日本施加压力,并提及中国过去采取的经济胁迫行为。文章暗示中国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如阻止日本商品进入市场、限制旅游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Xi Risks Global Blowback If China Cuts Off Rare Earths for Japan
新闻日期:2025-11-2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