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上,各方曾寄望于中国——这个经济和工业强国——能够在美国退出后,填补其留下的领导空白。然而,在为期两周的会议尾声,中国并未完全承担起这一角色。

尽管中国在贝伦的峰会上展馆引人注目,并积极参与议程制定,但鲜有迹象表明中国已转变为全面的领导模式。相反,中国外交官利用全球气候谈判来保护其在太阳能、风能和电池技术等领域的巨大出口利益。面对巴西总统卢拉提出的250亿美元气候基金募资计划,中国代表未明确承诺投资。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最大的排放国,回避了卢拉提出的全球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吁。谈判结束时,最终协议草案中排除了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措辞,这引起了坚持此立场的约80个国家的强烈不满。

绿色和平东亚区常驻北京的全球政策顾问李硕表示:“我们没有看到中国在传统气候领导方面采取行动的明确信号。”他补充说,中国仍坚持其长期以来的观点,即自己仍应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的资金负担应主要由发达国家承担。尽管中国的累计排放量已仅次于美国,但中国仍坚守这一立场。

中国设定的在未来十年内达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标,被认为缺乏雄心,难以激发其他国家的更大决心,尽管中国国家主席承诺中国将“努力做得更好”。中国决策者认为,鉴于气候融资的限制以及世界未能兑现现有承诺,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是现实的。

然而,中国在其他关键领域展现了领导力:作为美国退出后国际气候进程的坚定捍卫者,以及廉价绿色技术的来源,推动着全球能源转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表示,中国是“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决心最大、行动最果断、成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上个月,在COP30正式开幕前,数十名资深气候谈判代表在中国南方的一个热带岛屿举行会议,旨在帮助塑造峰会议程,并确保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得到维持。会议地点选在海南保亭,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前COP峰会特使解振华主持,体现了中国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对国际合作的承诺。与会者包括来自印度、德国、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等国家的绿色政策制定者、联合国官员、美国前特使以及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等中国官员。会议为正式的COP30会谈定下了基调,呼吁大力捍卫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全球合作,并指出特朗普再次决定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所带来的挑战。

前爱尔兰总统玛丽·罗宾逊表示:“中国显然肯定了多边体系和缔约方会议取得成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那些想要前进的国家。”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胡斌表示,贝伦的谈判借鉴了海南的讨论。

在巴西,中国几乎占据了中心舞台。与会者排起长队进入中国巨大的国家展馆,争抢熊猫玩具和带有个性化书法的掌上风扇等赠品——在贝伦闷热的环境中,这些都是珍贵的物品。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中国政策分析师表示:“中国肯定有机会发挥领导作用。到目前为止,它对领导作用的定义与西方气候领导人在过去的定义非常不同。中国更多地关注实施,并通过清洁技术领导力来构建它。”

中国旗舰绿色企业在COP30上表现突出。比亚迪和长城汽车派出了数百辆汽车为峰会服务,人群涌入中国展馆,参加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活动。虽然大多数生产商是私营企业,但中国官员仍然渴望强调其出口对气候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国驻美国大使表示,太阳能、风能和电池技术“为全球低碳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感”。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分析显示,2024年中国太阳能、风能、电池和电动汽车出口可能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减少1%。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长表示:“中国确实已经从大约十年前一直着眼于成为发展中国家,并要求发达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的地位,转变为一个正在实施和安装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国家。”

与中国气候战略的其他领域一样,推广其绿色产品对北京有明显的好处。扩大电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即所谓的“新三样”)的海外销售,对于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整体出口下滑的中国经济仍然至关重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承认中国在某些方面展现了气候领导力,例如捍卫国际气候进程、提供廉价绿色技术,以及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贡献。肯定了中国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以及中国对多边体系的肯定。

原文地址:China Not COP30 Climate Leader Activists Wanted After US Exit Under Trump
新闻日期:2025-11-2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