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铜加工产业的定价机制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金属供应有限以及中国的主导地位使得其他地区的冶炼厂难以生存之际,相关谈判本周进入关键时刻。

多年来,由于金属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超过了矿产产量,紧张局势一直在加剧。这引发了对整个基准结构的质疑,即大型矿商与中国冶炼厂达成协议,然后其他冶炼厂效仿的长期过程。

在上海举行的重要行业会议可能成为关键点,该会议为年度讨论提供了背景。预计矿商将寻求对2026年更为严苛的供应条款,此前,年度粗炼费和精炼费(TC/RCs)在过去一年暴跌至历史新低。

CRU集团分析师克雷格·朗表示,年度基准体系预计将“进一步崩溃”。他表示,一对一的谈判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双边协议——可能与中国的年度基准不同——或对TC/RCs设定上限和下限,甚至季度定价。

紧张局势的核心是中国,即使年度费用暴跌且现货费用转为负值(意味着加工商实际上是在向矿商支付矿石加工费),中国的铜产业仍在继续扩张。虽然今年中国的一些冶炼厂获得了巨额利润,但世界其他地区已经出现了倒闭。

非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争取更好的条款。日本冶炼厂正准备展示其议价能力,并克服一家生产商所说的“显著恶化”的状况。上个月,日本、韩国和西班牙的工业部门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批评惩罚性的TC/RCs以及他们所说的“可能无法反映公平市场动态的政策和做法”。

在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TC/RCs一直随着供需而波动。但去年开始的铜精矿供应暂时性紧张已经演变成结构性转变,因为中国无情的扩张恰逢世界一些最大矿山的严重中断,导致原材料稀缺。

Panmure Liberum的分析师Tom Pric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铜2026年粗炼/精炼费谈判的背景是一场残酷的工业生存游戏。”

日本JX Advanced Metals Co.今年宣布减产数万吨,而嘉能可获得了政府补贴,以维持其在澳大利亚的Mount Isa冶炼厂和炼油厂再运行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冶炼厂也受到低TC/RCs的影响,但他们受益于精炼铜(用于建筑和电线)和副产品硫酸价格的飙升。今年前10个月,中国精炼铜进口量增长了9.7%。

Panmure Liberum的分析师表示,中国实际上是“通过确保全球精矿供应的绝大部分并压垮贸易费用结构来排挤国外企业”。

随着现货处理费今年跌至每吨负60美元的低点,不仅买家正在远离基准。顶级矿商必和必拓也表示有意寻找替代方案,理由是担心冶炼厂客户的生存能力。

咨询公司CRU Group的分析师李成彬表示,长期TC/RCs与现货业务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对基准没有帮助。他说:“我们更担心的是中国冶炼厂可以通过年度合同获得多少数量。”

只要他们负担得起,中国冶炼厂将继续 확보原材料。咨询公司安泰科的分析师徐婉秋表示,鉴于新产能的预期增长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目标的承诺,明年中国冶炼厂活动的收缩可能有限。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铜产业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紧张局势。文章指出,中国的扩张可能导致其他地区冶炼厂的倒闭,并批评中国的政策和做法可能无法反映公平市场动态。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冶炼厂通过获取全球精矿供应的绝大部分来排挤国外企业。

原文地址:China’s Grip on Copper Sets Scene for Make-or-Break Supply Talks
新闻日期:2025-11-2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