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澳大利亚智库的研究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在科技研究领域的合作持续降温,已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该智库警告称,这一转变可能会重塑对安全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全球创新格局。

根据该智库的“关键技术追踪器”分析了74个关键领域的700多万篇论文,目前仅有四分之一的中国科研合作项目包含美国研究人员的参与,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超过一半。报告于周三发布,报告指出,合作强度,即合作撰写的论文在总产出中的占比,已经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倒退正值中国在全球研究产出中占比近40%,并在大多数关键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之际。过去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曾推动了从人工智能到能源效率和农业生产力等领域的进步。

该追踪器还显示,中国与包括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美国盟友之间的合作也在减少,与此同时,中国研究人员正在深化与包括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白俄罗斯在内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在纳米材料研究的推动下,巴基斯坦从2005年几乎没有合作,发展成为中国在2019年的第七大重要研究伙伴。沙特阿拉伯从2005年的第46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八位,而白俄罗斯则从第41位攀升至第20位。

报告作者表示:“两极分化的风险不仅仅是民主国家失去获得中国研究成果的机会,而是它们失去引导全球技术发展的能力。为了避免这种结果,需要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耦合,并围绕可信赖的网络构建。”

美中研究合作的下降始于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启动的“中国倡议”,该倡议旨在通过国家安全审查来遏制知识产权盗窃和技术转移。尽管拜登政府在2022年取消了“中国倡议”,但相关限制仍在继续。美国国会目前正在考虑恢复“中国倡议”并全面禁止联合研究的措施,这将进一步加速脱钩趋势,即便中国在受追踪的64项技术中的57项技术中巩固了其领先地位,这些技术涵盖先进材料、制造和电信等领域。

这种脱离不仅仅发生在美国,美国的盟友也开始对与中国的合作持谨慎态度。在澳大利亚,日益增长的担忧促使澳大利亚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加强风险评估框架,涉及中国合作者的研究项目的资助从2019年9000万澳元(5820万美元)的峰值下降至2024年的3300万澳元。在英国,类似的风险评估也导致对与中国合作研究项目的大幅削减。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着重强调了中美科技合作的下降趋势,以及美国及其盟友对与中国合作的担忧和限制,暗示中国可能面临技术发展方面的阻碍,因此负面情绪得分较高。

原文地址:US-China Tension Fuels Decoupling in Tech Research, Study Shows
新闻日期:2025-11-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