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强化关键矿物市场主导权,半导体供应链受困”
在制造计算机芯片所必需的珍稀矿物领域,中国的控制力度正在不断加强,这引发了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的显著变化与担忧。
中国政府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外国公司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商获取来自该国生产的主要珍稀地球金属和其他矿物变得更加艰难。中国已几乎垄断了这些材料的世界供应,并通过新的限制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
自2020年10月起,出口商必须向官方提供详细的、每一步追踪记录的方案,用以说明珍贵重金属如何融入西方供应链之中,从而增强了中国政府对海外市场获取稀有资源的把控能力。
同时,中国正在加强对矿物开采和生产的直接控制。在中国国内两家仍处于外资拥有的稀土精炼厂之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收购行动:加拿大企业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旗下在华两座工厂中的一家,即位于上海附近的Wuxi工厂,已将其86%的股份转让给主要股东为中国国土资源部的Shenghe Resources。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政策旨在减少稀有矿物的资源消耗、抑制武器扩散并确保国家安全。珍稀矿产在全球科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从美国制造的隐形战斗机F-35到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电机、相机镜头乃至汽油动力汽车中的催化转换器部件均离不开它们。
中国对供应链的强大控制正在加速全球各地寻求建立独立及多元供应网络的努力。包括比利时企业Solvay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已在提高生产效率或计划扩大产能,澳大利亚的Lynas公司也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启动稀土分离厂运营;同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也开始建设新的工厂。
然而,在中国和缅甸之外寻找商业上可行的高质量稀土矿区正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在坦桑尼亚、格陵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现了一些资源点,但实际开发和建立产能所需的时间远超预期。对于特别难以提取、用于人工智能程序运行所需的超高纯度镝,更是考验了全球企业的技术能力。
美国仅拥有一座稀土矿位于加州的Mountain Pass,其矿物中的镝含量较低,但该地企业MP Materials已获得美国防部合同,计划升级改造设备以提高镝的回收率。与此同时,中国在化学提取技术和经济效率方面持续领先,拥有专门培训工程师和研究者的39所高校,而相比之下欧美地区此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对于全球科技产业而言,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之路依然漫长而复杂。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提升技术能力、建立新的供应网络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式,产业链的多元化与分散化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策略之一。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控制力是如何加强的,以及这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影响。文章强调了中国对稀土矿产和精炼过程的垄断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美等国供应链安全的潜在威胁。 虽然报道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优势和市场表现,但语气中仍然带有担忧和警惕的情绪: * 频繁使用“角逐”、“控制”等词语,强调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竞争激烈性。 * 提及美国和盟友的供应链脆弱性和依赖性,暗示着中国的战略优势。 * 指出西方国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方面落后于中国,凸显了差距和挑战。 总而言之,文章虽然没有完全批判中国,但对于其对稀土资源主导地位带来的潜在影响表达了担忧,这种担忧情绪体现在文章的整体基调和词语选择上。
原文地址:China Tightens Its Hold on Minerals Needed to Make Computer Chips
新闻日期: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