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开征更高关税,最高可达45%,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主要出口国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此规则在周三被公布于欧洲联盟官方公报,预示着该政策将于本周实施,此前经过数月的谈判、反制威胁和行业呼吁避免升级。
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此举是重创,其已失去美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可能性。过去一年,美国将关税上调至超过100%,理由是中国的工业补贴“广泛”,并且出口增长了70%。
欧盟的关税政策在不同的汽车生产商间差异较大,税率将在8%到约35%之间浮动,并附加当前的10%税率。
西方最后这一轮的加税举措出现在中国有希望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之际,这是其2020年引进电池新技术后,中国汽车制造商BYD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崛起为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不过,此举引发了一些主要欧洲汽车制造商,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和宝马,的担忧,他们害怕这会对在中国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此时他们正在经历业绩困境。
在上周末,大众汽车的主要工会领袖宣布,作为欧洲最大汽车生产商的大众计划在德国关闭至少三家工厂。
即便如此,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价值约7390亿美元(折合欧元),双方仍在努力寻找替代解决途径以缓和关系,并且继续进行谈判。尽管尝试了各种手段,但至今未能取得进展,这加剧了双方关系恶化的风险。
北京方面和布鲁塞尔方面的谈判人员一直在探索价格协议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复杂的控制出口价码与数量的机制,以避免欧盟认定的中国工业补贴引发的关税。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尚未提出能够满足欧洲严格要求的价格协议提案,包括适应世贸组织标准、匹配关税效果以及确保欧盟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中国汽车行业最大受冲击的国有企业SAIC在这一轮谈判中特别关注获取更佳协议的需求显得尤为突出。
为绕过这些关税,欧盟已考虑对个别汽车制造商实行单独价格协议的可能性,包括那些计划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欧洲的厂商。
中国方面指责欧盟采用了“分化战略”,并且警告了汽车生产商,如果他们寻求单独协议,则可能被排除在一个更大的全球协定之外。同时,中国表示准备冻结对支持这一关税举措的欧盟成员国的投资,并采取报复行动,包括对中国商品如乳制品、猪肉和威士忌以及大型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中国在六月已启动了对欧洲猪肉的反倾销调查,但尚未做出结论。
欧盟誓言将捍卫自身利益不受不当调查的影响,此前已在世贸组织针对中国的奶业补贴反补贴调查提出过抗议。欧盟官员期待中国在下个月采取报复行动,并认为届时成员国将进一步施压欧盟促成协议。”
以上为优化后的中文内容翻译版本。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客观地报道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以及双方谈判细节,但也包含了一些带有负面情绪倾向的表述。 例如: * **强调中国车企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文章指出中国车企被美国排除在巨大市场之外,受到欧盟新政策带来的压力等。 * **突出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强硬立场:** 文章提到中国可能的报复措施,例如对欧洲奶制品、肉类等的制裁,以及对欧盟的“divide and conquer” 策略批评,都带有负面色彩。 * **暗示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带来的威胁:** 文章提到西方担忧中国将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指出中国车企取得的进步是通过政府补贴和市场挤占的方式获得的。 总而言之,虽然文章没有明确表达对中国的批判或敌意,但一些表述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倾向,暗示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崛起的担忧和警惕。
原文地址:UE sigue adelante con aranceles a vehículos eléctricos de China
新闻日期: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