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在面对日本与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的压力下,仍能坚守其全年盈利目标不变。尽管第二季度(六月至九月期间)营业利润仅为1.16万亿日元(约76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的1.44万亿日元有所下降,并低于分析师们的预期,但丰田的年度盈利预估依旧坚挺。
在全球汽车销售因新购车辆需求疲软以及国内与国际召回事件的多重影响下,丰田面临了生产减少的压力。在本土市场,由于召回行动的影响,日本地区销量出现了下滑现象;而在中国市场,生产量减少则是源于其在价格战中与比亚迪等本地竞争者的激烈争夺。
季度内,总销售额维持在11.4万亿日元水平,对比前一年同期的数字基本持平。为此,丰田将其财务年度的销售量预测从10.95百万辆下调至10.85百万辆,这是基于其受到国内安全认证造假问题影响导致生产减产的结果。
首席财务官Miyazaki进一步指出,在评估验证事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后,公司预计在下半年能恢复至每年产出约1,000万辆车辆的常规水平。对于中国市场的挑战与不利形势,Miyazaki认为其未来仍将是丰田面临的难题,并且强调了需要在全球其他市场寻找收入来源的重要性。
关于电动汽车的战略布局,首席执行官Toyoda曾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销售150万辆电动车,至2030年提升至350万辆。然而,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对纯电车的投资逐渐放缓,并且越来越多地寻求混动技术的发展空间,丰田的这一计划也随之调整。
在此期间,尽管面对中国市场持续的竞争压力和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丰田已将其策略转向更侧重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与营销战略。而在中国市场之外,日本企业因欧美地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问题,正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的布局和发展策略,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对于那些能够在全球范围外找到收入来源的公司而言,它们可以在中国市场加强运营,但对依赖中国市场为生的公司来说,则面临更多的挑战。总体上,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的竞争格局与需求变化中,丰田在寻找维持其优势的同时,也正积极调整战略以应对潜在的机会和风险。
通过这系列措施与调整,丰田显示了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韧性和适应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电动化转型路径的决心与审慎的思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中提到中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优势,以及对丰田在中国市场造成挑战。 另外,也指出了由于价格战,丰田在中国的生产受到影响。这些内容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客观分析,带有淡淡的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Toyota Keeps Profit Outlook Despite Weakness in Japan, China
新闻日期: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