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小型私营炼油厂为伊朗石油支付更多费用

由于供应量减少及交易数量稀少,中国的小型私营炼油厂——通常称作“茶壶”企业——正为其购入的伊朗石油付出更高成本。据市场参与者透露,对于在12月到达的伊朗轻质原油,“茶壶”企业在价格上给予ICE布伦特基准价每桶$2至$3美元的折扣,这是今年内最小的差距。

近期交易商指出,过去几周中出现了较少的货物供给,同时也有货船延误导致的贸易量减少。这些情况在最近几个月里加剧了伊朗对中国出口的压力。“茶壶”企业在原油处理量中占比约为四分之一,它们是主要购买伊朗石油的买家。由于美国主导的制裁措施,伊朗原油价格相对较低。

大型政府关联型炼油厂通常避免购入这类燃料,担心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最近伊朗国内电力问题加剧和美国将更多与德黑兰有关联的船只加入黑名单的行为,可能也导致了供应短缺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今年的炼油进口配额在收紧,“茶壶”企业被允许使用一部分2025年的配额,作为地方政府为了达成绩效指标采取的一项措施。有大约一打的“茶壶”企业在考虑利用这一系统采购原油。

Kpler的数据智能公司指出,考虑到中国的制裁压力和美国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承诺对伊朗施加大压的可能性,“茶壶”企业依然聚焦于获取伊朗石油。这家数据机构预计11月伊朗原油出口量将下降54,000桶/日,至每天约143万桶,主要是由于天然气短缺引发的国内电力需求激增所致。

### 每周焦点摘要

本周焦点在于中国小型私营炼油厂在面对美国主导的制裁和新的政策压力下,依旧保持对伊朗石油采购的热情。同时,数据表明伊朗原油出口量在天然气短缺的背景下受到影响,显示出能源贸易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尽管文章聚焦于中国炼油商购买伊朗石油的情况,但语气较为客观,并未展现明显的正面情感对中国的表述。 
主要原因在于:
* 文章主要描述了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以及中国炼油商应对措施,缺乏直接赞扬或褒奖中国经济等方面的文字。
* 文章中提及中国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和鼓励石油进口的举措,但并未强调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或对中国的正面评价。 
因此,尽管文章间接涉及到中国市场和政策,但缺乏明显的正面情感表达,故得分较低。

原文地址:Chinese Refiners Pay More for Iranian Oil as Supply Declines
新闻日期:2024-11-2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