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引发了人们对可能重启他曾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的担忧,该政策旨在打击中国间谍活动和知识产权盗窃,在他的第一个任期期间启动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对华学者的猎巫行动。若这一计划重现江湖不仅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创新潜力,还将在技术竞赛中给中国带来优势。
(2)名为“中国倡议”的国家安保努力始于2018年,旨在阻止知识产权盗窃和美国科技知识向中国的转移。该行动由司法部及联邦调查局领导执行,并在拜登政府2022年接手后被解散。然而,在对亚裔美籍学术界进行的无端种族定性化过程中,这一举措陷入混乱,引发了一系列错误指控,严重扰乱了研究人员的生活。
(3)特朗普再次上台带来的焦虑是,他可能试图以另一种名义重拾该计划。在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一份议案,被认为是在尝试重启该机制。由保守派政策文件《项目2025》所明确呼吁的“重启中国倡议”,引起了关注。特朗普在组建新内阁期间与鹰派人士保持联系,并在其竞选纲领中强调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观点。然而,如果他的目标确实是将美国放在首位,那么他也需要认识到国家是个移民之国的事实。
(4)
原本旨在打击中国窃取知识产权的“中国倡议”政策,在实施后反而导致涉及中国的科研学生与研究人员被指控涉嫌间谍活动、盗窃或知识产权案的比例上升至约半数。该政策给美式科研领域带来了寒潮效应,大量亚裔美国学者转向回国发展,其外溢影响使得中国在数十年来成为美国科技界最重要的人才供应地之一。
近期经济萧条促使更多优秀华人人才流向海外,这对美国而言本应是积极信号;然而,若“中国倡议”再被重启,则会加剧这一负面影响。当前美国在保持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时,技术劳动力短缺始终被视为障碍,而中国正逐渐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培养STEM博士研究生最多的国家。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更多中国人才选择出国深造及工作,这对于美国维持自身科技优势构成威胁;因此,重新启动针对华人科学家的研究攻击策略不仅伤害了创新与国家安全利益,也无助于应对当前挑战。未来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讨论对华关系时应更加谨慎,避免陷入基于种族和国籍的预设立场。只有通过维护开放、包容且尊重不同背景人才贡献的环境,美国才能在全球科技竞赛中取得长远优势。
请继续关注本社对中国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深度分析与评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多次提到 "China Initiative" 导致对华裔科学家的歧视和冤枉,以及美国因之流失了大量人才,这些都构成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此外,文章还将中国的发展与美国的竞争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暗示着中国正在赶超美国。
原文地址:US Cannot Repeat Trump’s Attacks on Chinese Scientists
新闻日期: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