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EV电池制造商呼吁欧盟降低能源成本对抗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
在欧洲联盟内拥有最大规模电动汽车电池厂的南韩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近期向欧委会提出建议,要求欧盟减少能源费用,并着力发展战略产业,以应对中国电池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位于波兰格罗兹尼附近的这家工厂,今年因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产能利用率仅为设计容量的一半。
欧洲联盟当前正在制定更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电池和汽车制造商在欧陆市场的势力正迅速增长。根据LG能源解决方案的分析,在这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尤其是波兰政府应优先考虑为关键增长产业提供廉价电力支持。LG认为,“如果波兰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那么需要确保能够获取便宜而稳定的能源供给。”LG能源执行长Yong Girl Lee在波尔斯基布西普尼克表示。
波兰历来倾向于保护消费者而非工业领域免受高昂电费的影响,并因为其对煤炭的依赖导致电能价格成为欧盟中最高之一。面对当前的需求挑战,LG能源解决方案正在调整自身业务策略。预计从2025年起,公司计划开始生产成本更低廉的锂铁磷酸电池用于储能和部分2026年用于汽车应用;同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将逐渐提升,并主要集中在生产车载用电池上。
作为波兰出口第三大贡献者(仅占3%),LG能源解决方案每年消耗约1太瓦时的电力,通过直接与可再生能源生产商签订合同以及市场交易获取电能。为适应未来自动化进程和数据中心扩展导致的能源需求增长趋势,公司希望政府允许在其所在地区内的14个特殊经济区域内运营的企业能够优先获得廉价且环保的能源供给。
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与中国的竞争对手相比,在欧盟内进行有效竞争将面临更大挑战;鉴于欧盟正在制定新的电池规则以强化碳足迹管理,这种紧迫性尤为明显。“中国制造商的竞争力不容忽视,” Lee强调,“因此,作为欧洲共同体,我们需要快速行动。波兰政府应思考如何保护这一重要的战略产业不受威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中强调了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对欧盟产业发展的挑战。 例如: "Chinese producers of EV batteries and electric cars are increasing their presence on the continent" 和 "Without this, competing with Chinese firms could be difficult for firms in the EU." 这些语句暗示着作者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认可,但也同时表达了对欧盟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担忧。 因此,可以认为作者表达了部分负面情绪,但并非完全否定中国,而是更侧重于分析现状和未来的竞争格局。
原文地址:EV Battery Maker Calls for Cheaper EU Energy to Counter China
新闻日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