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当局上周二宣布成功截获一起企图走私价值超百万美元、重达 1.2 吨濒危穿山甲鳞片的案件。
11月11日,在北苏门答腊省阿萨汗区,这些鳞片被查获,意图通过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转运至中国。环境部刑事执法总局局长Rasio Ridho Sani在记者会上透露,四名嫌疑犯,包括三名军方人员,持有部分鳞片并将面临非法持有受保护动物尸体的指控。
调查进一步揭露,在阿萨汗区一名嫌犯的住所发现了剩余的鳞片。若罪行成立,这四位男性将面对最高20年刑期和高达31.4万美元罚款。
Rasio 估算这些鳞片可能来自于至少5900只死去的穿山甲。
由于市场需求,导致亚洲地区的穿山甲数量大幅减少。其鳞片被用作传统中药的一部分,尽管没有科学证明它们具有效益;而肉则在越南和中国部分地区被视为珍馐佳肴。
国际濒危野生动物贸易公约(CITES)将其中四个物种列为保护对象,其中一种为濒危等级,另三种则为极度濒危。所有这些物种的交易均被禁止。
“大规模猎杀穿山甲会破坏自然平衡和损害生态体系,进而影响环境与社会福祉。”Rasio 表示,“必须对嫌疑人施以最严厉的惩罚,以此作为威慑手段。”
今年,印尼当局已成功阻止八起涉及走私穿山甲或其鳞片的案件,尤其是发生在苏门答腊岛上,这反映出了市场需求仍然高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中多次提及中国对鳞片的需求导致了大量捕杀和濒危物种贸易,例如: * “Demand for pangolin scales and meat has led to rampant poaching that is decimating populations across Asia.” * “Pangolin scales are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Pangolin meat is considered a delicacy in Vietnam and some parts of China.” * "Indonesian authorities have foiled eight plots to smuggle pangolin or its scales this year, mostly on Sumatra island, indicating high market demand, Sani said." 这些句子都暗示了中国市场对鳞片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成为了导致pangolin濒危的重要原因。 尽管报道中没有直接批判性地指责中国,但强调的“高市场需求”和由此带来的破坏性贸易,客观上体现了一种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Indonesia seizes more than a ton of endangered pangolin scales said to be meant for Chinese clients
新闻日期: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