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炼油商增购中东与非洲石油以缓解伊朗原油短缺**
由于美国制裁导致可用购买量下降,并且伊朗原油供应减少,中国的独立炼油商“铁壶”开始转向中东和非洲地区寻求原油资源。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交易员表示,一知名炼油企业已采购大约1000万桶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与卡塔尔的原油。这些原油预计在十二月及一月份装船,并有助于清理上一周期中积压未售出的原油。
传统上,“铁壶”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伊朗石油,通常占OPEC出口总量的90%左右。但由于获取伊朗原油的放缓,他们的采购策略被迫转变方向。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导致一些大型炼油企业减少了从德黑兰所购原油数量,这部分是因担忧与美国银行系统的关联可能带来制裁风险。
交易员们将伊朗石油供应减少的部分原因归咎于自今年10月起对用于伊朗与中国之间贸易的深海油轮实施更广泛的制裁。这一行动限制了可用油船的数量,收紧了市场供给并推高了油价。
根据Kpler的数据,在过去的几周里,伊朗向中国的原油发货量减少了超过10%。与此同时,西非地区的原油供应达到了至少两年来的月度最高水平,部分原因是在伊朗石油价格飙升背景下,“铁壶”开始寻找替代源。
有消息称,中国正在为“铁壶”提供更多的进口配额,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增加。炼油厂此前数月提交了增购原油的请求,并在本周得到了口头批准,但一些已提前启动购买流程。
山东省内的炼油厂合计申请了一次分配约380万吨,或者说是2.85亿桶原油的权限,有效期截至本年度结束。有关此事的信息,商务部尚未做出回应。
最初对中东原油的大量采购是由近期与迪拜市场挂钩交易活动激增所激发,这导致了最终未能被消费的货物需寻找下家购买,根据贸易人士的说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报道虽然着重描述了中国独立炼油商(“茶壶”)因伊朗原油供应减少而转向中东和非洲采购的行为,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正面评价或赞扬对中国的态度。 报道更多地关注的是市场变化和供需关系,以及美国制裁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影响,中国在这些事件中的角色则被描述为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推动者。 所以,给出的40分体现了报道中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客观描述,但缺乏明显正面评价。
原文地址:Chinese Refiners Buy More Oil From Middle East, Africa as Iran Crude Flows Slow
新闻日期: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