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最大的“一带一路”计划仍然着重于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合作
我是来自波士顿的一名经济编辑,在今天的探讨中,我们将关注中国对发达世界贸易依赖的持久性。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小贴士,请发送至 或通过 X 通讯联系我们。若您尚未订阅此邮件列表,可以在这里进行注册。
超过十年时间,自中国政府领导人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计划以多元化中国的经济联系,使之从先进的经济体转向东南亚和中亚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后,中国的依赖度仍旧集中在富裕世界。这项“带路倡议”是个精巧的概念。2008年的工业发达国家深度衰退表明北京在增长上对这些国家的依赖存在风险。随后,中国政府通过信贷推动国内基础设施发展进行了回应,但到2013年却留有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一带一路”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联系,不仅能够消化产能,也能限制中国对美国及同行国家的依赖。
然而,尽管中国投入巨资建设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欧洲各国以及中东地区的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并提供巨额贷款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债权人,中国的出口仍然主要依赖于富裕世界。据《彭博经济学》最新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制造业的价值中,有近半数的最终需求发生在发达经济体上,在过去十年间变化甚微,美国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21%),欧洲紧随其后(19%)。
而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增强国内经济以减少对外部依赖的“双循环”概念同样未能实现。2016年,出口在制造业价值中占26%,但到2021-23年间,这一比例甚至增加到了30%。
美国前财长候选人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与主要国家进行某种类型的大规模经济合作将是必要的——即所谓的“马拉哥协议”。但据马克·索贝尔(Mark Sobel)指出,这一想法可能无法实现。他过去长期担任美国财长官员,并在研究中提到1985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定作为灵感来源,尽管其随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同样,新政府也无法做出可信的财政承诺,因为国会掌握预算制定权。如果要与中国签订任何协议以降低美国关税并遏制美元升值,那么就必须涉及中国。
因此,习近平主席不太可能同意与特朗普达成协议,如果认为自己在面对美国时做出了让步的话。
如果您喜欢《经济每日》,请查看下面链接的其他新闻简报。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5
原因:
文章多次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尽管花费巨大,但并没有有效地改变中国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关系。 作者还强调了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的不足,认为其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导致中国出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文章对“美国与中国达成新的重大经济协议”持谨慎态度,并引用专家观点指出此类协议在历史上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甚至存在被动的可能性。这些分析都带有对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潜在担忧色彩,从而体现出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s Biggest ‘Belt and Road’ Still Leads to US and Friends
新闻日期: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