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标题】内地游客涌入重塑香港兰桂坊夜生活版图
过去,安东尼·优(Anthony Yiu)在位于兰桂坊——这个充满夜生活的地区、以及港岛中心的知名斜坡街道及其周围街区内的两家小型酒吧里都只提供英文菜单。因为他的客户主要是外籍人士、本地专业人士和外国游客。直到今年,他才决定将中文菜单添加进来。
“在过去,兰桂坊充斥着上中层的外籍与本地人——他们经济实力强大且消费力强劲。”32岁的优说,“然而,在过去几年的社会动荡和疫情期间,许多人离开香港,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现在这里的访客主要来自内地。”
优的经历反映了兰桂坊的转型:这一区域正从传统夜生活中心转变为主越来越具中国特色的商业集聚地。
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夜生活经济受重创之际,兰桂坊亦不例外。许多老店关闭,曾经在工作日也挤满了狂欢者的店外街上再也见不到人潮;那些吸引以菲律宾音乐乐队和果冻酒为特色的酒吧也让位于提供中餐的服务业。“以前吸引外籍人士与现场音乐的酒吧生意冷清,而重庆面馆却生意兴隆。”兰桂坊集团(经营该地区多个物业)创始人Zeman说,“现在我们正在适应不同的客群。”
四月份,来自重庆连锁餐饮品牌“朝天门火锅”在加州大厦开业,这座曾经是地标建筑。本月,中国KTV品牌“美迪”将在同一处开其首个7000平方米店面,象征着兰桂坊夜生活组合的又一次转变。Zeman表示他正与另一家中国连锁品牌进行谈判,希望能在此开设分店。
兰桂坊消费场景逐渐充满中国元素反映了香港人口在多年动荡和疫情限制下的显著改变。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香港人口从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减少了约21.6万,即大约2.8%的人口。为吸引专业人才,香港政府推出了“输入人才计划”,截至今年年底的前10个月,95%左右约3.4万名获批申请者来自内地;而内地游客仍占到赴港游客的主体,约占10月份总游客数的77%。与此同时,本地居民因经济恶化而涌入内地如深圳等城市寻求更低的生活成本,这使得来自内地的消费对于香港商家变得尤为重要。
“朝天门”餐厅经理、负责人徐小姐表示,有超过一半顾客是内地人士,包括游客和在港定居者。自该分店开设以来,每月销售额持续增长,并且11月已超过HK$100万(约$12.86万)。集团目前正计划在香港最高的建筑“国际商业中心”开第二家分店。
专业机构普瑞德顾问的Lai Prudence称,“内地玩家正在香港消费品服务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迅速渗透,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整合。”
兰桂坊在中国久负盛名,催生了国内同名酒吧,并在珠海复制了该地区。“兰桂坊”最初是一个花卉摊和服装仓库聚集地,1978年开放了夜店“蓝调俱乐部”(Blue Note),Zeman称自己为“兰桂坊之父”,他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购得加州大厦等物业,并填充娱乐设施。
“随着客群的变迁,我对兰桂坊的业务增长充满热情。”这位加拿大出生、拥有中国国籍的香港居民说,“内地客人喜欢这里,他们在点两杯啤酒后就能坐到晚上。富有的内地人在这里消费高价位商品——比如茅台、打开一瓶香槟并花费巨大,有些账单高达HK$40万至50万。”
然而,在大环境变化下,平均而言,优现在每个工作日晚上的酒吧销售额仅为过去的一小部分(HK$1万元左右);周末的收入也远低于2018年的水平。为了迎合内地顾客的变化消费习惯,他下调了某些饮品价格并推出了相应优惠活动。兰桂坊夜店ROSÉ负责人荣先生也推出廉价饮料,并降低现有商品的价格以吸引中国客户。
“现在你的工作量比以前高出了10到20倍,”荣说,“但回报仅是过去的一半。”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虽然肯定了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对香港商业带来的正面影响,例如消费力强、推动了新的餐饮业发展等,但同时也指出: * 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下降 * 整体中国经济面临困境,消费者信心不足 * 香港商家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不得不降低价格,提高促销力度,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这些负面信息表明,文章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并非完全乐观,呈现出一种担忧和谨慎的态度。
原文地址:Mainland Chinese Influx Reshapes Hong Kong Nightlife Hub Lan Kwai Fong
新闻日期: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