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制度面临新挑战:年轻人拒缴成隐忧
中国捉襟见肘的养老金系统,在未来十年内就可能面临资金枯竭的风险,而像高鹏程这样的年轻工作者正在给这个系统带来新的挑战。这位社交媒体网红没有缴纳国家可选养老金计划,他的大多数朋友也没有。每月200美元的缴款将占他工资的五分之一左右,他宁愿把这笔钱花在外面吃饭或买个新包。高鹏程认为,反正到他退休时,养老金可能已经枯竭。“理论上,你是在为自己的退休储蓄——实际上,你是在用你的钱来支持别人,”22岁的高鹏程在深圳接受采访时说。他在那里网上销售烘焙食品和化妆品。“我为什么要用我的钱去支持别人?”
高鹏程加入了估计数千万主要为年轻人的行列,他们选择退出中国的养老金计划。这给一个老龄化的人口带来了新的负担。未来十年,每年将有超过2000万工人退休,而进入劳动力市场缴纳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少。一个为4.6亿工人提供服务的养老金系统,如果没有政府的额外支持,将在四年内首次出现年度赤字。面对通货紧缩风险和似乎无休止的房地产低迷,养老金系统崩溃的前景成为了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未能确保退休金的发放可能会损害中国共产党的信誉,尤其是在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一代中。这也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并由于工人囤积他们为数不多的储蓄而阻碍经济增长。
“这种信心缺失进一步削弱了家庭的消费意愿,”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研究高级研究员说,他曾撰写过关于养老金困境的文章。“这将增加政府在经济放缓时本已紧张的财政压力。”北京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巨大挑战。为了支撑养老金系统,中国在9月份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将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3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0岁提高到55岁。这一自1978年以来的首次调整于1月1日生效,已经引发了一些不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没有回复置评请求。该部在2019年表示,将采取若干措施以确保未来的养老金发放。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养老金参与门槛,通过中央政府的额外支持解决地区失衡,并增加财政支持。
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改革可能为时已晚。虽然很难准确估计有多少人退出养老金计划,但根据彭博社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汇编数据的计算,估计有数千万人已经暂停缴款。这些没有养老金的工人,除非他们后来恢复缴款或有私人储蓄,否则将面临贫困的退休生活,而该国城市地区的基本收入支持约为每月100美元。房地产市场的暴跌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因为许多工人指望房价上涨来充实他们的退休储蓄。
年轻人被要求为一个他们认为向内部人士(包括政府雇员和军队)提供慷慨退休金的计划缴款,这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他们怀疑自己停止工作时是否还有钱剩下。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非常不透明,以至于工人通常不知道自己退休后能从养老金中获得多少钱。彭博社对人力资源部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2024年前10个月,两个基本退休计划的净流入额仅增长了2.3%,达到5420亿元人民币(740亿美元),低于前两年的两位数增长。这两个计划的参与人数合计仅增长了1.3%,是2019年增速的一半。
缴款速度的放缓加剧了养老金的压力。根据社会科学院的数据,为4.6亿城市企业工人提供服务的基金的累计储蓄面临迫在眉睫的赤字,即使有北京方面的支持,也可能在2035年耗尽。“如果不进行改革以加强社会保障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养老金赤字挑战可能会比估计的更严重,”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刘说。虽然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美国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预计将在2034年耗尽——但很少有国家的人口结构趋势像中国那样令人担忧。自2022年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在下降,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在实施35年后于2016年被废除,但大多数父母仍无力生育多个子女。联合国预计,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将减少一半。
与此同时,大量工人即将退休。到2035年,60岁以上的公民人数预计将超过4亿,超过美国和加拿大人口的总和。这约占该国人口的29%,而美国目前约为23%。养老金系统还受到公司试图削减成本而不缴纳员工缴款的挤压。仲和集团去年对6000多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28%的公司在社会保障支持方面“完全合规”。在最近一份关于全球养老金系统的报告中,中国在48个国家中排名第31位。
与中国的大多数事情一样,养老金系统的规模令人震惊。从1951年几乎从零开始,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基本养老金计划现在覆盖了11亿人。然而,在中国根据邓小平的领导向世界开放经济之后,该系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不再能从国有企业获得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现在预计他们将缴纳养老金,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雇主也会缴纳相应的费用。
该计划由三大支柱组成,所有支柱都在一定程度上资金不足。第一大支柱覆盖城市工人和公务员,他们缴纳约8%的工资,雇主缴纳16%。这项基本强制计划,也被称为基本养老保险,也覆盖了灵活就业的工人,他们可以选择退出。即使是这一支柱中最大的一部分也面临资金短缺。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它将在2027年达到7万亿元人民币的峰值,然后急剧萎缩,并将在2035年耗尽。中国还增加了另外两条途径来减轻负担,但两者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第二支柱下,被称为企业年金并于2004年启动,公司或政府机构及其员工向私人、税收递延账户缴款,类似于美国的401K计划。这项针对企业的自愿计划仅招收了3100万工人,截至2023年底,资产为3.2万亿元人民币。公务员的强制储蓄为2.6万亿元人民币。个人养老金计划为贝莱德等全球资金管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中信证券估计,到2035年,该计划的资产总额可能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通过这项计划,工人向免税储蓄基金缴款,类似于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政府上个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该计划,将其从36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但自2022年启动以来,该计划也没有获得太多关注。虽然有超过6000万人注册,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进行了存款,截至2023年底,总流入额为280亿元人民币。至少有七个符合条件的退休目标基金(包括一家由景顺有限公司运营的合资企业)在2024年关闭。
鉴于养老金的不确定性,像黄海燕这样的零工工人不愿参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位在广州的软件开发人员于去年1月停止向国家计划缴款,她既负担不起缴款,又担心该基金会在她退休时破产。“谁知道当我停止工作时,养老金系统是否还会存在,”31岁的黄海燕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在这些国家,向国家养老金或社会保障缴款是强制性的,而在中国,独立或兼职工人自愿向所谓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款。这项基金也为数百万在没有正式合同的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提供支持。截至2022年,有超过2亿人符合资格参加这项自愿计划。这几乎占劳动力的四分之一。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研究部门预测,到2036年,这一数字可能会翻一番,达到4亿。
许多工人正在放弃这项计划。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近年来,城市计划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参与者没有缴款。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工——仅在2013年就有3800万人停止缴款——但也包括因财务困难而暂停缴款的企业的员工。因此,城市计划的年度净流入额很可能在2028年转为负值,到2050年,赤字将膨胀至11.3万亿元人民币。这些“灵活”就业的人大多在40岁以下,根据官方数据,其中约70%的人月收入低于1100美元。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钱缴纳养老金,尤其是在人们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青年失业率接近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机构副院长林采宜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退出,毫无疑问,养老金余额将更快地枯竭,近期对财政转移的依赖将增加。“影响相当大。”
除了敦促延迟退休年龄外,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还建议采取措施,包括提高参与者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比例,以鼓励缴款。它还建议加快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储备基金,并利用部分国家外汇储备设立外汇养老基金。虽然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这降低了支付违约的风险——但它需要削减其他政府支出,并更积极地转移国有资产来支持养老金系统,林采宜说。她补充说,这些举措将面临强烈抵制,尽管与更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
像高鹏程这样的年轻工人并不相信这些改革会奏效。高鹏程宁愿把任何多余的钱投入股市,而不是他的养老金计划,这样他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未来。这位在深圳的网红还投资奢侈品包包,指望它们升值,以便他可以转售。“与其交那么多钱,不如干脆不交,”高鹏程说,他还说他不知道当他大约四十年后退休时,中国经济会是什么样子。“谁知道他们到时候给你的钱是否足够支付你的生活费?”
对养老金系统可行性的怀疑也反映了年轻人中日益增长的焦虑。低工资和黯淡的工作前景促使许多人采取“躺平”的方式来逃避竞争。他们很少表现出过去许多年轻人努力学习和更加努力工作以求上进的雄心。政府审查员试图删除网络用语“躺平”,对许多人来说,这个词概括了中国的困境。
汉弗莱·杨对养老金的看法很典型。这位24岁的研究助理兼职教探戈舞,他从未加入政府的社会保障计划,其中包括养老金计划。“我会工作到死,”他说,并补充说他每月会储蓄20,000元至25,000元人民币收入的约15%,并支付自己的医疗保险。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工人不缴纳养老金,又不能自己储蓄,他们将面临凄凉的退休生活。他们说,对养老金系统破产的担忧被夸大了,因为北京最终会出手相救,以避免社会动荡。“年轻人退出养老金计划将是非常愚蠢的,”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洋说,并补充说,政府有足够的资产来支持未来的任何支付。“没有哪个国家会拖欠养老金。”
即便如此,在西南部城市重庆的一家健身房做销售的37岁龙白在三年前停止缴款后,也不会考虑重新加入,除非他至少45岁,而且身体足够健康可以工作。“我们不傻,”龙白说。“这个国家的未来并不明朗,年轻人知道他们只是在为老一代人买单。即使你缴款,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养老金系统面临的挑战,包括年轻人拒缴、资金短缺、制度不完善等负面问题,并暗示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a Pension Boycott Poses New Challenge to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