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新冠阴影依然笼罩中国

在上海,傅爱英的炒菜馆周围,2022年那场严酷的疫情封锁痕迹正在一点点消退。当年,官员们不顾一切地将她带走隔离,导致食物腐烂,那种难闻的气味早已散去。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把守的核酸检测亭也已被拆除。

甚至连她的邻居们也搬走了,他们原本居住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街区,那里曾是上海市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很快,这个街区本身也将消失:官员们已计划将其拆除,理由是拥挤的房屋助长了病毒的传播。如今,傅女士的餐馆是为数不多仍在营业的店铺之一,周围是一排排黑暗的店面和贴在门口的警示标志。

但封死的窗户未能阻挡那段时期留下的情感遗产——对2600万人口进行的漫长而严酷的封锁。一些以上海这座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为荣的居民,发现自己无法购买食物或药品。他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带走隔离,被迫与子女分离。

傅女士在方舱隔离了39天,完全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获释。当她最终被释放到仍然封锁的城市时,她不得不偷偷溜进自己的餐馆寻找米和油,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食物。她感觉自己的一部分已经永久地麻木了。“自从隔离之后,我就没有脾气了。我好像失去了个性,”58岁的傅女士含泪说道。

或许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被这场始于五年前中部城市武汉的疫情深刻地改变。此后的三年里,中国政府关闭了国门,时间之长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在最后一年,即2022年,中国宣布对感染采取特别严厉的“零容忍”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像上海那样的封锁。尽管世界其他国家已决定重新开放并与病毒共存,但中国官员仍坚持实施这些限制。

多年以后,那段经历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在上海的另一个街区,那里曾以封锁时间最长(91天)而“闻名”,一位女士说,那段时间的物资短缺迫使她花11美元买了一颗卷心菜。现在,她至少会储备一周的食物。

另一位名叫严贝贝的女性,三十多岁,是一名大学辅导员。她曾计划在上海郊区购买一套更经济实惠的房子。但在封锁期间,她的邻居们帮助确保她有食物。现在,她想留在她信任的人附近,即使这意味着推迟购房计划。

“你必须弄清楚哪些地方更安全,”她说。

在疫情之前,执政的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可能感觉遥远,或者可以被视为对国家巨大经济成就的一种值得的权衡。但封锁清楚地表明,为了满足一个人的心血来潮,党愿意牺牲这些成就,以及更广泛的人民安全,这个人就是习近平。

根据不完整的预算报告,仅在2022年,地方政府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用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支付给医务人员的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成本。由于财政仍然难以恢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迟了公务员工资的发放,或削减了退休人员的福利。医院已经破产。

普通百姓也不愿花钱。许多人的积蓄因封锁而减少,因为封锁迫使公司和工厂倒闭。即使在主要城市中心,空置的店面也很常见。餐馆老板傅女士说,现在的生意只有疫情前的一半。

尽管如此,傅女士并不想沉溺于回忆。“即使是想想都觉得痛苦,”她说。“我们还是别谈这个了吧。”

沉默或许是某些居民的一种应对机制。但它也是中国政府极力维护的。这些限制措施有时会引发公众强烈的愤怒,包括几十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

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压制任何关于其应对疫情的讨论,更不用说试图反思了。关于封锁的艺术展览已被关闭。即使在今天,许多社交媒体用户也会使用“口罩时代”之类的代码词,以避免审查。

政府也没有撤回当时推出的大部分扩张性监控措施。它敦促各城市雇用更多的社区工作者,这些工作者负责在疫情期间跟踪居民的行动,以加强对公众情绪的监控。

在上海的乌鲁木齐中路,2022年曾发生过一些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如今,一辆警车仍然停在繁华的时尚精品店和餐馆的繁忙路口。那里的一些商家不愿谈论疫情,理由是政治敏感。

但沉默并不等同于遗忘。许多中国人对限制措施的随意性,以及政府在2022年12月突然决定结束这些措施感到震惊。政府没有储备药品,也没有事先警告医务人员,导致感染人数激增,医院不堪重负。

卡罗尔·丁是一位57岁的会计师,她的母亲在那波疫情中病倒了。丁女士设法为她的母亲争取到了一张千金难求的病床——丁女士回忆说,其他病人只能睡在走廊里,或者被拒之门外——但医院没有足够的药物。她的母亲去世了。

“如果你有这么大的权力来封锁人们,你就应该有权力准备药物,”丁女士说。

她补充说,时间并没有减轻她的情感痛苦。“我认为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这一切才会消失或被冲淡,”她说。

对于不经意的观察者来说,这些疫情后的余波可能并不明显。游客们再次漫步在上海闪闪发光的外滩。时尚咖啡馆和小笼包店再次排起了长队。

然而,表面的繁荣掩盖了经济的挣扎。由于难以找到高薪工作,越来越多的人转向零工经济。但随着人数的增加,他们的收入也在下降。而且,由于人们减少了开支,他们正在争夺越来越少的美元。

陆永杰在上海一个工人阶级社区经营一家包裹派送站,他说,航运公司曾经为每个包裹支付他20美分。现在已经降到了大约14美分,他说。

尽管如此,他不得不接受较低的价格:“如果你不干,别人会干。”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治愈中国后疫情时代的宿醉,那可能在于推动中国疫情前崛起的动力:普通百姓的顽强和雄心,比如40岁的餐馆老板马科。

自疫情以来,马科已经关闭了他六家韩国街头小吃店中的四家。他四年级的儿子曾经是明星学生,现在却难以集中注意力,马科认为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在线学习造成的。他一直期望来年情况会好转,但实际上,生意只会变得更糟。

尽管如此,“我认为2025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他说。“你会抓住任何新闻,或者任何可以让你振作起来的东西。你能怎么办呢?你必须继续生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虽然描述了中国在疫情后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重点突出了疫情期间的负面事件和长期影响,例如封锁造成的经济损失、个人创伤、以及政府对信息的压制,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Let’s Not Talk About It’: 5 Years Later, China’s Covid Shadow Lingers
新闻日期:2025-03-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