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动车致命事故引发自动驾驶技术关注**

中国消费电子巨头小米,转型为汽车制造商后,正与警方合作调查一起致命事故。该事故涉及一辆小米电动汽车,事发时司机正在使用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

据小米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消息,一辆小米SU7轿车上周六深夜在中国东部一条高速公路上以约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撞上水泥护栏。周二,当地媒体发布了关于这起碰撞和随后起火的报道,造成三名大学生死亡,并附有车辆烧毁后的照片。

小米表示,事发时司机启用了公司的“Navigate On 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公路上以约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行驶。当车辆行驶至一处因道路维修而改道的路障时,仍保持该速度。

碰撞前几秒,车辆发出前方有障碍物的警告并开始减速,但为时已晚。该公司表示已报警并联系了紧急服务部门。

这起致命事故发生在小米SU7电动汽车发布一年后,对于这家以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赢得大批忠实用户的公司来说,这是一项重大转变。SU7在外形上与保时捷Taycan相似,但价格却低得多,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第一年销量超过20万辆。

一家没有汽车制造经验的公司,能够如此迅速地制造和销售一款能够赢得市场份额的汽车,证明了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优势。这也向汽车行业发出警告,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汽车品牌,而是向几乎所有擅长高效、低成本制造电子产品的公司开放。

本周,小米的股票在香港股市下跌了近9%。上周,该公司通过出售新股筹集了约55亿美元,用于资助电动汽车业务的扩张。

中国积极推广辅助驾驶或无人驾驶技术,以期在该新兴领域建立全球领导地位。许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其量产车型中配备了这些先进功能。然而,当涉及该技术的致命事故发生时,有关事故的信息通常会从中国互联网上悄然删除。

小米在其官方网站上宣传其辅助驾驶能力。它表示,该车可以自动加速或减速、变换车道、驶入和驶出高速公路以及避开施工区域。但是,它也提醒说,这些“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能“完全取代”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

小米表示,涉事车辆是其SU7的标准型号。该型号未配备基于激光的传感器,即激光雷达(LiDAR)。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汽车专家王英莱告诉官方媒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如果没有激光雷达,将更难检测到前方的静止或慢速移动物体。

在中国社交媒体服务微博上,一位网名为王的女士(平台已验证为其中一名遇难者的母亲)表示,自悲剧发生以来,小米尚未与家属联系。

“我女儿的事故发生后,我的家塌了,”王女士写道。“我们只是想要一个解释。”

中国共产党旗下的《南方都市报》报道,另一名遇难者的父亲表示,他的女儿和一名同学在车祸中被烧死。他也表示,该公司尚未与他联系。

周二晚些时候,小米汽车部门发表第二份声明称,该公司已在警方的许可和指导下,试图在当天早些时候与家属会面,但仍在等待回复。

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对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并感谢人们的“关注和批评”。他说,对于这起事故,该公司目前无法回答很多问题,但他承诺小米不会试图逃避责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报道了小米电动汽车发生的致命事故,并提及了中国删除相关信息的做法,对中国企业形象和相关政策有一定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Xiaomi Driverless Technology in Focus After Fatal Electric Car Crash
新闻日期:2025-04-0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