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支出未达疫情前水平,显现政府刺激之需”

据文化和旅游部透露的数据,中国的游客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期间出行次数较2019年增长了10.2%,但消费总额仅上升了7.9%。按照彭博社根据官方数据进行的计算,平均每次旅行的支出实际上比五年前减少了2.1%。

然而,日均消费水平约为每趟旅行花费131元人民币(约合18.6美元),这个数值比5月的劳动节假期期间的平均每行程113元有了约18.5%的增长。这是在假期之前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开始影响消费者信心后首次显现的数据,此前零星的努力未能有效缓解经济放缓的情况。

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揽子旨在提振股市并调整利率、提供现金补助等措施,但在财政支持方面却相对欠缺,并没有采取果断行动来解决就业问题或阻止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对于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承诺似乎并未带来更大规模的刺激计划。

一位法国巴黎银行的大中国区经济学家表示:“股票市场的上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可能有助于提振消费者情绪,但持续性仍待观察。”他补充道,“需要劳动力市场复苏与房价稳定最终支撑经济。”

在9月底,中国政府推出了包括利率下调、罕见的现金发放以及扶持房地产和股市等措施在内的政策措施。然而,这些并未提供财政支持或解决失业问题。

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时,并未推出更大规模刺激以提振股市的期待让投资者感到失望。对此,经济学家认为,此前对发改委发言期望过高的原因在于,财政刺激措施并不在其职权范围内。她表示:“决策者希望获得可持续性的牛市而非2015年的现象。”

有另外一则报道指出,在国庆假期期间零售销售增长了9%,这是《新华通讯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得出的结果。

在此次假期中,每天的跨地区旅行次数较前一年增加了3.9%。这则信息引用了交通部的数据。

为了提升消费信心的关键是财政政策的支持,庞坦宏观经济经济学家对此表示:“自解封以来,消费呈现出在假期期间表现强劲但之后逐渐减弱的趋势。如果政府能跟进财政政策以培育脆弱改善的消费者情绪,则此次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虽然文章提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如旅游消费增长和股市反弹,但它更多地关注着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例如: 
*  尽管刺激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消费者支出仍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 文章指出政府措施力度不够强劲,没有解决失业和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根本问题。
* 对未来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认为仅仅依靠短期措施难以维持复苏势头。
这些观点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担忧,因此负面情绪得分较高。

原文地址:China Consumer Spending Lags Pre-Covid Era, Shows Stimulus Need
新闻日期:2024-10-0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