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一座标志性的飞狮矗立在威尼斯之上,作为“水城”的象征,数百万游客穿梭于圣马可广场。但科学家现在认为,这座意大利古城的古老象征可能实际上起源于遥远的世界。

周四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这座雕像可能部分产自中国,并且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丝绸之路后抵达意大利北部,这可能与探险家马可·波罗的父亲以及蒙古皇帝忽必烈的朝廷有关。

历史文件证实,这座雕像在13世纪末已在威尼斯,但在此之前的历史仍然模糊不清。这座狮子是如何到达威尼斯的——威尼斯是中世纪世界的一个经济强国,这归功于其靠近欧洲和拜占庭帝国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专家们认为这座雕像可能来自古代波斯或叙利亚。通过研究从雕像样本中提取的铜同位素,科学家们能够确定这种金属来源于中国东中部地区的长江,距离其现在的位置超过8000英里。

他们的发现发表在考古学杂志《古物》上。牛津大学中世纪历史副教授汉娜·斯科达告诉NBC新闻:“这是一个相当非凡的发现。”

“与此同时,它也表明了全球贸易网络的巨大范围和强度,即使在这个非常早期的时期,”斯科达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该研究的结论“引人注目——尽管可能并不像听起来那么不可能”,牛津大学全球历史教授、《丝绸之路:世界新史》的作者彼得·弗兰科潘说。“一旦你开始仔细观察塑造我们自认为了解的城市的材料、主题和方法,这样的发现并不罕见,”他通过电子邮件说。

该研究表明,这座雕像甚至可能根本不是狮子。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形象与唐代的墓葬守护者非常相似,唐代统治时期从6世纪到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些古老的雕塑被称为“镇墓兽”,与威尼斯雕像有相似的特征,如耳朵的位置和独特的“球状鼻子”。

没有任何书面记录告诉我们,现在从圣马可广场圆柱上俯视的雕像来自哪里。唯一提到它的历史文件可以追溯到1293年,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座雕像在到达威尼斯之前有着丰富的历史。

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完全掌握这座雕像在多年前是如何穿越如此遥远的距离跨越多个大陆的。然而,该研究表明,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尼科洛和马费奥·波罗可能在13世纪访问现在北京的忽必烈朝廷时发现了最初的雕像。作为旅行商人,他们会将这座雕像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运回他们的家乡威尼斯。该研究指出,威尼斯不久前才采用狮子作为其象征,并表明波罗兄弟可能看到了一尊中国雕像,并“大胆地将雕塑重新改造成一尊看似可信的(从远处看)飞狮”。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确定这条传闻中的路线,但专家表示,这座雕像的东方起源强调了威尼斯长期以来的全球实力。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贸易中心一样,弗兰科潘说,“这座城市吸收和适应外部影响的能力——从拜占庭马赛克到埃及斑岩……是赋予它活力和韧性的原因。”他补充说,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城市里,“一尊唐代狮子非常合适。”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着重描述了中国文化对威尼斯的影响,以及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丝绸之路到达威尼斯,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虽然标题带有疑问,但整体内容偏向于正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和贸易。

原文地址:Made in China? How an iconic lion made its way to Venice
新闻日期:2025-09-0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