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全球天然气贸易商齐聚米兰参加行业大会,但对于中国买家需求何时反弹,甚至是否会反弹,未能达成明确共识。液化天然气供应持续增加,这构成了一个关键风险。
尽管欧洲买家在本周的Gastech会议期间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为逐步淘汰俄罗斯化石燃料做准备,但中国在市场上的表现却明显低调。传统上,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之一,也是全球海运货物价格的关键锚定。
中国持续低迷的消费,以及最近接收来自受制裁的俄罗斯工厂的货物,让贸易商们怀疑中国是否会在今年冬季及以后增加在全球市场上的采购。同时,中国已初步同意扩大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计划从下一个十年开始建设新的管道,这使得长期前景更加不明朗。
对于生产商而言,这可能成为一个问题,他们面临着从2026年开始的多年供应过剩。随着Venture Global Inc.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的新工厂以超预期的速度投产,美国的出口已经在蓬勃发展,并且在特朗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大型项目也将随之而来。
“业内持续预测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将会上升,但这种情况尚未发生,” Equinor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贸易执行副总裁Helge Haugane表示,“然而,中国显然需要大幅增加其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市场才能消化即将到来的供应增长。”
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在会议上保持乐观基调。他们预计,中国将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之后从不同供应商采购天然气,以满足其能源需求,并以此取代污染更严重的煤炭。“我们仍然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埃克森美孚高级副总裁Peter Clarke表示,“当然,我们看到发展中的亚洲将效仿中国的脚步。因此,我们看到亚洲各国都在努力效仿以天然气替代煤炭的道路。”
然而,目前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已经连续下降。中国的天然气产量有所回升,与俄罗斯的新管道协议预计将进一步挤压液化天然气的采购量。这使得一些市场参与者对中国需求复苏的空间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国内低廉的价格意味着从海外购买货物并不总是划算的,进口商反而选择将供应转售到利润更高的市场。中国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也开始蚕食化石燃料发电,从而减少了未来电力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戴维·波斯堡-史密斯认为,如果全球价格进一步下跌,可能会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买家回归。他表示,如果价格低于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8或9美元,可能会刺激一些购买行为,而目前欧洲和亚洲的价格约为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11美元。
但由于中国的产业仍然受到关税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严重打击,波斯堡-史密斯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这可能会为其他买家留下更多供应。“除非发生重大的天气事件,否则我不认为他们会回来购买,”他说,“他们今年的供应已经足够了。”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了中国需求疲软、进口下降、国内产量上升以及与俄罗斯的新管道协议可能进一步挤压液化天然气采购量等负面因素,并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和新能源发展正在抑制天然气需求。
原文地址:Gas Markets Brace for Glut With No Sign of China Demand Rebound
新闻日期: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