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政府对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征收关税的举措引发震动。官方层面,克劳迪娅·辛鲍姆总统的政府表示,上周宣布的这项措施旨在通过替代进口来刺激国内生产、保护就业,而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然而,实际上,对包括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服装在内的1400多种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无疑是对中国的一次直接打击。中国作为墨西哥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墨西哥任何主要城市稍作停留,你都会注意到中国产汽车的普及,从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到通用汽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车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例子,中国产品正大量涌入墨西哥。由此产生的是一种明显不对等的贸易关系:去年中国向墨西哥出口了约1300亿美元的商品,而墨西哥对中国的出口额仅为约100亿美元。
鉴于这些数字,征收关税只是时间问题。正如香农·奥尼尔等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国进口商品的涌入可能会摧毁墨西哥的部分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政治因素也在发挥作用:此举既支持了辛鲍姆的进口替代主张,也与华盛顿方面对中国产品的打压相一致。辛鲍姆试图通过立法而非简单的总统法令来确立这项措施,表明这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出的明确信号,即墨西哥的地缘政治未来与美国和北美贸易集团紧密相连。
这种逻辑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仓促的推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表明至少在短期内,关税对该国的弊大于利。墨西哥尚未明确评估当地供应商是否有能力替代供应链。进口替代在纸面上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价格上涨和竞争力下降。墨西哥商业团体对此的担忧表明这些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墨西哥可能梦想着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但这些关税最直接的后果是,最便宜的汽车对墨西哥工人来说将变得更加难以负担。这也会使该国的能源转型倒退。
对墨西哥已经输给中国和其他亚洲生产商的行业(如鞋类和服装)征收关税,看起来不像明智的产业政策,更像是将财富从低收入家庭转移到当地企业。更令人费解的是,墨西哥似乎愿意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的正式审查开始之前就做出让步——而且没有从白宫那里获得任何回报(至少在公开层面上是这样)。特朗普很可能会将此解读为软弱而非善意,并将继续采取高压策略。墨西哥政府目前在西红柿和牛肉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明证。
诚然,墨西哥可以免关税地向美国出口商品,无疑比其他遭受特朗普关税打击的国家处境更为有利。但它不能自满。该条约已经漏洞百出;除非墨西哥更有力地证明该条约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至关重要,否则它可能会在明年的修订中失去谈判筹码。墨西哥不应单方面做出让步,而应考虑对美国采取有针对性的报复措施,特别是考虑到华盛顿方面不愿取消以移民和安全为由对非USMCA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按照目前的情况,特朗普很可能不会在明年批准修订后的条约,而是会推动年度谈判,让墨西哥政府一直猜测。
如果墨西哥对中国使用与特朗普对墨西哥相同的保护主义论点,它明年又将如何说服特朗普保持自由贸易?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面临当前贸易壁垒的墨西哥仍然可以大量出口商品,特朗普可能会说,这些关税并没有真正损害墨西哥出口商的利益,尽管事实并非如此。深化与美国(迄今为止墨西哥最大的客户)的经济一体化应该是墨西哥的最终地缘政治战略。但这需要双方的配合。如果没有来自白宫的明确表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重税看起来就像一种没有回报的慷慨行为。在两个竞争对手的超级大国之间周旋绝非易事。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暗示中国的贸易行为可能对墨西哥的产业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并提到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虽然是客观叙述,但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在贸易关系中面临的挑战和负面评价。
原文地址:Mexico's Snub of China Will Weaken Its Hand With the US
新闻日期: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