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制药公司与美国的业务往来方式,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免受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最近宣布的对某些商品征收100%关税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对于这个既与美国合作伙伴保持着深度相互依赖关系,又被视为潜在威胁的行业来说,来自华盛顿的一系列监管风险依然存在。
今年1月,DeepSeek公司推出了一款低成本、高效的开源语言模型,震惊了世界。两个月后,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推出了一项创新技术,但很快在4月份被竞争对手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超越。这种创新水平并非仅限于科技行业,生物技术领域也早已在默默进行。
去年9月,中国制药商迎来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时刻。当时,一家本土新兴企业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胜过了全球最畅销的药物——默克公司的Keytruda(一种广泛使用的癌症药物)。
使用名为Ivonescimab的新疗法的患者,肿瘤开始再次生长的时间超过11个月,而使用Keytruda的患者则不到6个月。预计Keytruda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300亿美元。总部位于迈阿密的Summit Therapeutics Inc.公司(已从中国公司Akeso Inc.获得该药物的授权,将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进行商业化)的股价飙升,尽管该疗法仍需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这一进展被视为该行业稳步迈向颠覆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外开放经济之前,几乎所有的制药公司都是国营的。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大多数公司都坚持模仿“me-too”药物。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从二十年前开始,政府开始采取更具吸引力的措施,吸引像Akeso首席执行官Michelle Xia这样的海归科学家在海外长期工作后回国创业。2015年,北京全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确定了包括制药在内的10个关键领域,旨在与西方公司正面竞争。
这项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效。中国制药商已经开始推出实验性疗法,并签署数十亿美元的许可协议,将这些产品推向全球。从2021年到2024年,这些交易几乎翻了两番。仅在今年前六个月就创下了纪录,其中以美国为目的地的交易额占总价值的一半以上,伯恩斯坦高级中国生物制药分析师Rebecca Liang表示。
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安排。本土制药公司拥有药物和实力,但如果它们自己去发达市场进行商业化,可能会遇到监管障碍。按照大型制药公司的标准,它们的价格是合理的。杰富瑞分析师崔崔表示,中方通常可以获得其本土市场以外收入的10%至15%。
至于已建立的全球参与者,它们正在寻找新的、经过测试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疗法。由于重磅药物通常在20年后失去专利保护,如果公司未能将新药纳入其开发渠道,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十年面临数千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中国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未受到上周关税的影响,关税仅针对品牌药物,而非其开发方式。但这仍然可能改变。目前尚不清楚本届政府是否计划公布其对药品进口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的进一步结果,这可能会为更多的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铺平道路。
本月早些时候,《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起草了一项行政命令,最终可能针对中国原产的医疗产品。未来,此类交易可能必须经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强制审查,该委员会负责审查外国实体收购美国资产的提案。据报道,包括总统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在内的投资者和高管,对他们在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落后感到担忧。
白宫表示,它没有“积极考虑”该命令。事实上,辉瑞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等主要制药公司据报道正在大力游说反对这一举动,因为中国在其供应链中根深蒂固。但是,从电动汽车到电池再到手机,华盛顿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关闭美国市场,以阻止中国的挑战者。因此,对来自中国的实验性疗法加强监管审查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在人们对创新疗法需求巨大的时刻,这可能会威胁到美国患者获得许多创新候选药物的既定途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药企面临的来自美国的监管风险,暗示美国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医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对中国药企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原文地址:China's Drugmakers Have More to Fear From Washington
新闻日期: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