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快速增长但竞争激烈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迫使供应商大幅削减成本。

BYD 公司,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在给供应商的一封邮件中(可能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份泄露文件)要求从明年起产品价格降低10%。该邮件的标题为“2025 BYD 乘用车成本减少需求”并由 BYD 高管 He Zhiqi 发出。

在邮件中,He 写道:“为了增强BYD轿车竞争力,我们需供应链一起合作继续降低成本。”

周三,BYD 在微博上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汽车行业每年进行的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是一种常见做法。他还提到因为 BYD 规模庞大,它对供应商设定可商议的价格削减目标,并非强制性的。他未具体回应关于邮件或是否其他供应商也面临类似要求的问题。

同样在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 SAIC 的一个分支机构 SAIC Maxus 要求供应商减少10%成本,原因是国内汽车市场的产能过剩。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SAIC Maxus 在信中提到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短期内难以平息。

SAIC Maxus 生产包括卡车、越野车及电动车在内等多种车型,并没有立即回应对我们提问的要求。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数十个品牌正在争夺位置。这场激烈的竞争引发了一场价格战,各大制造商为争夺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而激烈较量。

价格战已扩展到海外,许多中国汽车品牌正尝试在如泰国、巴西等市场上低价出售电动车,从而与许多现有汽车制造商相抗衡。

最新的减价举措包括特斯拉(Tesla)上周一宣布,在年底前其 Model Y 越野车的价格将下调约4%,大约是1,400美元左右。

行业中的洗牌已经开始显现,资金烧尽。今年9月,上海市场监管局列出了一个“经营异常”的本地办公室——原为由中国电动车品牌 Nio 和汽车制造商 GAC Group 合作的合资企业 Hycan Auto。据报道,Hycan Auto 解雇了员工并未能向被解雇的工人支付补偿。

中国电动车品牌 Hozen Auto 也通过削减薪资、裁撤岗位和裁员来节省成本,改善现金流,这根据中国媒体透露。

前10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销售了975万辆纯电车与混动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其中大约有100万辆是出口车辆。

BYD 作为行业领头羊,市场份额约为35%,在国内最大市场(即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今年前10个月售出约290万辆电动车和混动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5%,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BYD 已跻身总销量前十名,预计很快将超过福特与本田。

其业务积极扩张至海外,包括在巴西、匈牙利、泰国和乌兹别斯坦建立装配线,并计划在中国墨西哥设立工厂。但据墨西哥官员表示,由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当选后的政府不确定性因素,一些工厂建设计划已暂时搁置。

特朗普上个月宣布将对所有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直到这两个国家停止向美国输送移民与毒品。在竞选期间他威胁要对在美国制造工厂的美国公司施加额外的关税。

中国汽车制造商试图进入的墨西哥市场已成为他们的新目标,但由于唐纳森·特朗普总统即将上任后可能实施的措施,他们的一些建厂计划已经被暂停。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文章中既有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正面描述(如“世界最大的市场”,“竞争激烈但充满机遇”),也有对 BYD 作为领军企业的赞扬(如“市场份额达到35%”、“销量增长迅速”),同时还展现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这些信息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
然而,文章也着重报道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一些企业的经营困境(如“价格战”、“企业烧钱”、“裁员降薪”)。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中国的正面情绪表达,导致最终得分相对较低。

原文地址:BYD and Rivals in China Tell Suppliers to Cut Costs Amid Price War
新闻日期:2024-11-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