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再次担任总统之际,“全球领导人”在寻找关于特朗普如何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具体指导时,接收到的是参差不齐的信息。尽管他在竞选期间强调“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却提名了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为国务卿和佛罗里达州众议员迈克尔·沃爾茨(Michael Waltz)作为国家安全顾问,这两个人都不是彻底的孤立主义者。

然而,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已经表明他并不总是采纳好的建议。在上个月的一次行为中,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与墨西哥分别实施25%和中国追加10%的关税措施,这些举动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打击,并重创美国消费者。全球应准备迎接一个美联邦领导角色减损的局面,面对与盟友及对手在贸易问题上的更多冲突、增加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更加交易化的美国政策制定方式。

其中,欧洲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期间的经验已经激发了欧洲领导人更多投资于自保集体安全体系的决心。鉴于如今看来,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将变成一种持续特征而非暂时异象,欧洲领导人明智地考虑开始规划一个在核心上较少依赖美国的安全联盟体系。

事实上,很多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已探讨并致力于“战略自主性”,即减少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自2022年起,绝大多数北约国家已经大幅增加了防务开支,其中超过九成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线,少数几个未能达标。乌克兰被俄罗斯入侵的情势再次凸显了对安全自主的需求,以及对欧洲联盟边界安全的重大威胁。

特朗普对于持续资助乌国抵抗俄罗斯的立场持怀疑态度,并宣称旨在迅速结束冲突,通常解读为允许俄罗斯获得领土让步。如若特朗普停止对基辅进一步援助,则欧盟在财政与武器储备都已紧缩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困难补救。此时,美国总统乔·拜登应尽其所能,尽可能多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

针对中国问题,外界预期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中紧张关系会加剧。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提议对华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这可能是他采取强硬姿态以强化美国谈判地位的一种策略,但他的顾问、盟国乃至中国的领导人本应鼓励与北京合作而非展开经济战争,后者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和出口商的利益。

同时,台湾对于美国在面临中国入侵时是否会提供援助这一承诺存在疑问。特朗普曾指责台湾“窃取”了美国的微电子行业,并威胁对中国台湾制造的芯片征收关税。特朗普周围的中国持疑论者应认识到深化与该地区寻求限制北京的国家关系的重要性。

拜登提出以促进民主为核心的战略目标,但预计在特朗普领导下可能会被舍弃。特朗普更偏好于交易式的外交手段与各国领导人打交道。尽管如此,在美国摇摆不定之时,其依然被视为全球为追求民主而奋斗的人们希望的灯塔。马可·卢比奥等声音应当尽力说服特朗普不要完全熄灭这一象征。

在第一个任期中,一些国际领袖及高层顾问在处理特朗普问题时执行得并不一致。为了全球繁荣起见,所有人都需要迅速提升自身对特朗普情况的应对能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主要讨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对全球的影响,包括对盟友和敌人的关系变化、贸易摩擦加剧以及美国全球领导力角色减弱等。 虽然提到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紧张,但并未出现明显贬低或负面评价中国的言辞。 
  
因此分数不高。

原文地址:How the world should brace for Trump 2.0
新闻日期:2024-11-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